正文 第47章 做什麼,才能成為什麼(5)(1 / 2)

一天上午,他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世界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他做了一些有趣的物理實驗。這些試驗使他逐漸體會到,物理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事業,後來他果然成了一名卓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湯姆遜雖然才智過人,但由於有一雙笨拙的手,在處理實驗工具方麵感到非常煩惱。後來他轉向理論物理的研究,較少涉及實驗物理,並且找了一位在實驗物理方麵有著特殊能力的助手,從而避開了自己的弱項,發揮了自己的特長。

珍妮·古道爾清楚地知道,她並沒有過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動物方麵有超人的毅力、濃厚的興趣,而這正是幹這一行所必須具備的。所以她沒有研究化學、數學、物理,而是到非洲森林裏考察黑猩猩,終於成了一個有成就的動物學家。

實際上,每個人都有很多優點和才能,這些優點便是你成功的關鍵。等到你能清晰地發現自己的特長,確信能在什麼方麵取得貢獻,你便開始邁向成功。

擇業不能好高騖遠

對於工作來說,我們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孜孜不倦的堅持力和不能拋棄已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和勞動所做的那項工作。

一些剛走進社會的年輕人,在擇業時由於能力、經驗方麵的限製,往往不能一開始就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但為了生計,他們常會隨意選擇一種工作,並以懶散、怠慢的心態對待它。其實,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即使你現在從事的工作再不合你的心意,你仍然應該以敬業的精神來對待這份工作。即使你學曆再高,能力再強,心裏夢想著更美好的職業,但對你目前從事的工作,一定要愉快地接受,並盡職盡責地去完成。隻有做好了手頭的工作,才能為將來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工作打下基礎。因此,一旦選擇了某項工作,或是正在從事某項工作,就要認真負責,全力以赴地去完成,而不要做著手裏的事,心裏想著另外一份工作,這樣,成功將會遙遙無期。對於每個正在工作或即將參加工作的人來說,很有必要讀一讀下麵這個故事:

一頭牛到山上吃草。它看到對麵的山坡上綠油油的青草,非常羨慕,就匆匆忙忙向對麵山坡上走去。可是當它跑到對麵山坡上,發現還是原來的山坡上草更綠,更茂盛,於是又匆匆趕回來。結果別的牛都吃飽了,隻有它還在饑腸轆轆地奔走於兩山之間。

讀完這個故事後,你有什麼感想?

這個故事常常用來比喻一些見異思遷的人的心態,“這山望著那山高”。一個人陷入這種心態,常常對不同的事物如工作、職位等做不合時宜的比較,患得患失,結果常常顧此失彼,“得了芝麻丟了西瓜”。

麥肯斯就是這樣一個人。大學畢業時,他決定在華盛頓州紮根並做出一番事業來。他大學學的專業是建築設計,本來畢業時和一家著名的建築設計院簽訂了工作意向,但由於那家設計院在外地,麥肯斯未經仔細考慮就決定不去。如果麥肯斯去了,他會受到係統的專業學習和鍛煉,並將一直沿著建築設計的路子走下去。可是一想到會幾十年在一個不變的環境裏工作,或許永遠沒有出頭之日,這點讓麥肯斯徹底斷了去那裏工作的念頭。

麥肯斯在華盛頓州找了幾家建築公司,大公司不要剛出校門沒有經驗的學生,小公司麥肯斯又看不上,無奈隻好轉行到一家貿易公司做市場推廣工作。一段時間後,由於業績得不到提高,身心疲憊的麥肯斯對工作產生了厭倦情緒。但心高氣傲的他覺得如果自己單幹肯定會更好,於是他聯係了幾個朋友一起做建材生意。本以為自己是“專業人士”,做建材生意有優勢,可是建築設計與建材銷售畢竟是兩碼事。不到一年,生意虧本了,朋友們也因利益關係鬧得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