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麥肯斯隻好再換工作,掙錢還債。由於對工作環境不滿意,幾年下來,他又先後換了幾次工作,麥肯斯對前途徹底失去了信心了。現在專業知識也已忘得差不多了,由於沒有實踐經驗,再想做設計幾乎是不可能了。麥肯斯雖然工作經驗豐富,跨了好幾個行業,可是沒有一段經曆能稱得上成功……現實的殘酷使麥肯斯陷入很尷尬的境地,這是他當初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
麥肯斯的經曆至少證明了這樣一條道理:好高騖遠的結果是離目標越來越遠。
就像故事中的那頭牛,你在人生的過程中會看到許多山峰,但你不可能翻越每一座山峰,得到所有美好的東西。上天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當你為沒有得到而苦惱時,還是仔細想一下自己將會失去什麼吧!
腳下的土地未必不肥沃,現在張口就能吃到的青草可能不會比對麵山坡上的更多、更新鮮,但確是實實在在的收獲。認識到這一點,你就知道在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時,應該保持什麼樣的心態、走什麼樣的路了。
善於學習別人的長處
要學習,甚至從自己的敵人那裏去學習怎樣做到明智、真實、謙虛,學習怎樣避免自視過高,這總不會為時太晚的。
卡耐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讓結交朋友有助於博學多聞,讓交談有助於互相教益,要使朋友成為你的老師,要讓學問的用處和交談的樂趣有機融合,要樂於和悟性高的人在一起相處,你說的話須博得聽者的喝彩,你聽到的話須使你多識多聞。”
這段話給我們的啟示是:作為21世紀的新人,與什麼人相處才會對自己有益。羅什科夫在18歲便離開了家鄉的農場,隻身前往巴爾的摩馬丁飛機公司求職。
公司老板問他想做什麼工作,羅什科夫回答說:“幹什麼都可以。”羅什科夫解釋說,自己的目標是學會公司裏的每一項工作,他樂意去任何一個部門工作。
羅什科夫被錄用後,一旦部門主管確認他的工作不比別人遜色,羅什科夫就提出去另一個部門,重新從頭開始。人事主管同意了這位年輕人不同尋常的請求。
羅什科夫年滿20歲時,已從這家大公司裏脫穎而出,承擔技術項目的攻關,收入也已相當不錯了。
羅什科夫每去一個新的部門,總是去向經驗豐富者請教。而一般的新手通常會避開這種人,生怕靠近他們會使自己看上去像個初出茅廬的新手。
羅什科夫向這些人請教他所能想到的每一個問題。他們也很喜歡這個不恥下問的年輕人,於是把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教給他。
這些熱心人成了羅什科夫的良師益友。
與師者同行,無論你的目標是什麼,都要跟那些比你更有經驗的人發展關係,把他們作為你的榜樣,不斷調整、改進自己的工作,這樣,就向成功邁出了一大步。
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
所有的人都應該為著既定的目標不斷進取。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就得把時間和精力用在同一件事上,直到成功。
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地做一件事,是指將思維與行動集中在某一特定目標上。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集中精力”的能力已成為重要的成功必備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