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做什麼,才能成為什麼(4)(3 / 3)

可是,這一天,那位小姑娘沒出來玩。

因此他還是沒能突破他一連串的失敗。

後來,他成了考賓一家餐館的主廚。但一條新修的公路剛好穿過那家餐館,他又一次失業了。

接著他就到了退休的年齡。

他並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到了晚年還無以為榮的人。

他一直安分守己——除了那次未遂的綁架,但他隻是想從離家出走的太太那兒奪回自己的女兒。不過,母女倆後來回到了他身邊。

時光飛逝,眼看一輩子都過去了,而他卻一無所有。

要不是有一天郵遞員給他送來了他的第一張社會保險支票,他還不會意識到自己已經老了。

那天,他身上的什麼東西憤怒了,覺醒了,爆發了。

政府很同情他。政府說,輪到你擊球時你都沒打中,不用再打了,該是放棄、退休的時候了。

他們寄給他一張退休金支票,說他“老”了。

他說:“呸。”

他收下了那105美元的支票,並用它開創了新的事業。

而今,他的事業欣欣向榮。

而他,也終於在88歲高齡大獲成功。

這個到該結束時才開始的人就是哈倫德·山德士,肯德基的創始人。他用他第一筆社會保險金創辦的嶄新事業正是肯德基家鄉雞。

有人說:“事業獲得成功的訣竅就是將意誌和行動聯結起來。它簡單得令人吃驚——隻要你努力擔當起工作,如此而已。”事實也的確如此,成功的人永遠比別人做得更多,當一般人放棄的時候,他們總是在尋找改進的方法,在遭遇失敗時,他們也絕不輕言放棄,而是努力,努力,再努力,直到獲得最後的成功。

不要踩著他人的腳印走

每天都必須有勇氣承擔犯錯誤的風險,失敗的風險和受屈辱的風險。走錯一步總比一生“原地不動”要好一些。

當我們要翻越一座大山時,沿著一條別人踩出的小徑走,可以盡快到達山頂。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卻不能事事照搬前人的經驗,因為經驗不是真理,世上萬事萬物都是發展變化的。

就像開車,不可能總是方向不變,而是需要不時地調整方向。有時候,環境變化得太厲害,你不得不另辟新路,不然,就會栽跟頭。

美國人布曼和巴克先生同在一家廣告公司負責市場調查業務。由於不願長期寄人籬下,他們倆商量自己做老板,開一家快餐店,專賣漢堡包。

當時出售漢堡包的快餐店競爭激烈,如何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呢?他們開始做市場調查,結果發現,大多數快餐店為爭取顧客,均爭相出售大型漢堡包。而美國人近年流行減肥和健美,一些怕胖的人不敢多吃,常常將吃剩的漢堡包扔掉,造成極大的浪費。一些快餐店想通過製作多種口味的漢堡包來爭取顧客,效果也不理想。

於是,布曼和巴克決定改變漢堡包的大小來贏得顧客,結果一舉成功。原來他們生產的漢堡包體積僅有其他大漢堡包的1/6,稱之為迷你型漢堡包。這種漢堡包適應了人們少吃減肥的需要,一時成為熱銷食品,使他們獲得豐厚的利潤。

5年後,快餐店已擴展為快餐公司,有10家分店。

踩著別人的腳印走,你永遠都不會走快、走遠。因而失敗的人應該多多思考,走出老框框,創出新特點。

美國紐約國際銀行在剛開張時,為迅速提高知名度,曾做過這樣的廣告:

一天晚上,全紐約的廣播正在播放節目,突然間,全市的所有廣播都在同一時刻向聽眾播放一則通知:聽眾朋友,從現在開始,播放的是由本市國際銀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時間。緊接著,整個紐約市的電台同時中斷了10秒鍾,不播放任何節目。

一時間,紐約市民對這個莫名其妙的10秒鍾議論紛紛,於是“沉默時間”成了全紐約市民最熱門的話題,國際銀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很快家喻戶曉。

國際銀行的廣告策略的巧妙之處在於它一反一般廣告手法,沒有在廣告中播放任何信息,而以全市電台在同一時刻的10秒“沉默”引起了市民的好奇心理,從而不知不覺使國際銀行的名聲人人皆知,達到了出奇製勝的效果。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所有的人都應該為著既定的目標不斷前進。要做到這點,首先得選擇自己最擅長做的事,這樣就可以少走彎路。

任何人都有優點,同樣也避免不了缺點,但如何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避開自己的短處,卻是很多人的盲點。然一個人隻有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並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才能、素質、興趣來確定努力方向,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