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結束後,莉莉的心理學老師找到她,質問她:“為什麼現在不去百老彙,非要等到畢業後才去呢?”莉莉想了一下說:“是呀,大學生活並不能幫我實現夢想。”於是,她決定一年以後就前往百老彙去實現自己的夢想。
老師又生氣地問:“為什麼今天不去,非要等到一年後去呢?”
聽完老師的話,莉莉覺得很有道理,對老師說:“我決定下個月就出發。”老師又緊跟著問:“今天去跟下個月去,有什麼不一樣?”莉莉有些不知所措,那個輝煌的夢想出現在她的腦海裏,她終於下定決心,下個月就前往百老彙。
老師又問:“為什麼今天不去呢?”莉莉激動不已地說:“好,我現在就去訂機票,馬上出發。”老師讚許地點點頭說:“機票我已經幫你訂好了。”莉莉當天就飛赴她夢想中的殿堂。
當時,百老彙的製片人在醞釀一部經典劇目,正在征最佳女主角。要求是在100個人當中挑選10個,然後再在10人中選擇最優秀的一個。挑選方式是讓他們每人念一段劇本中主角的台詞。
莉莉千方百計地從一個化妝師手裏得到了劇目的劇本,然後閉門苦讀,悄悄演練。正式麵試那天,她是第40個出場的應聘者,製片人問她是否有過表演的經驗,莉莉甜甜地一笑說:“我可以給您表演一段曾經在大學裏演出過的劇目嗎?”製片人不願打擊一個熱愛藝術的青年的心。可是當製片人聽到莉莉使用的台詞正是將要上演的劇目中的對白時,被她那真摯的感情、惟妙惟肖的動作驚呆了,他立刻宣布麵試結束,女主角已經找到了。
就這樣,莉莉剛到紐約就順利地邁出了實現夢想的第一步,穿上了她人生第一雙紅舞鞋。
要知道,一張地圖,不論多麼詳盡,比例多精確,它永遠不可能帶著看它的人在地麵上移動半步。隻有行動才能達到目標,讓夢想變為現實。
上麵這兩個小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同樣的道理:隻有把想法付諸於行動,才能獲得成功。否則,想法再美好,如果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空談!
勇敢地敲門走進去
成功與失敗往往就在臨門的那一瞬間。敲門就進去,是一種難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門磚。
長時間的堅持,固然重要,但接近成功時的片刻決斷,往往更為緊迫和珍貴。我們也許有長途跋涉的勇氣,有長期吃苦的準備,但有時,缺乏的正是敲門就進去的精神。
一個姑娘經曆了諸多的挫折,怎麼也找不到成功的入口,很是迷茫。一次,她到德國旅遊,在慕尼黑市政廳參觀的時候,信步漫遊到市長辦公室門口,她不由自主地敲了門,誰知,一個壯實威嚴的保鏢走了出來,驚問道:“小姐,我能幫你什麼嗎?”她愣住了,不知該怎麼回答。頓了一會兒,心想,既然敲了門,那就進去看看吧。她精神十足地對保鏢說:“我能進去看看市長嗎?”。
保鏢仔細打量了她一番,說道:“可以啊,不過,你得稍等片刻。”說罷,他用監視器和市長通話,聯係見麵的時間和地點。不一會兒,那個胖嘟嘟的市長大腹便便地走了出來,很高興地和她一直拍照、聊天,像一對神交已久的忘年交。那一次,她特別開心,心情很好。
德國之行後,她悟出了一個理:敲了門就進去。再後來,她終於找到成功的入口,成為一家著名電視台的主持人之一。
成功與失敗往往就在臨門的那一瞬間。敲門就進去,是一種難得的精神,更是走向成功的敲門磚。否則,成功的入口永遠在遙不可及的地方。向東生的成功,就是因為當別人都站在門外時,他能鼓起勇氣走進去。
美國UT(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從海外歸國的留學生向東生1986年曾應聘一位著名教授的助教。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收入豐厚,又不影響學習,還能接觸到最先進的科技資訊。但當向東生趕到報名處時,那裏已擠滿了人。
經過篩選,取得報考資格的各國學者有30多人,成功的希望實在渺茫。考試前幾天,幾位中國留學生使盡渾身解數,打探主考官的情況。幾經周折,他們終於弄清內幕——主持這次考試的教授曾在朝鮮戰場上當過中國人的俘虜!
中國留學生們這下全死心了,“把時間花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再愚蠢不過了!”他們紛紛宣告退出。
向東生要好的一位朋友勸他:“算了吧!把精力分出來,多刷幾個盤子,好歹掙點兒學費!”但向東生還是如期參加了考試,最後,終於坐在了教授麵前。他很放得開,完全融入到助教這個角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