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棋客情深深幾許?(2 / 2)

他隨即讓人送來安神湯。

而王九真卻從侍女手中接過參湯,輕輕地走到馮汪麵前,一勺一勺地送到馮汪嘴裏。

過忘憂在一邊臉上頗有愧色,而師妹這出人意料的舉動也頗讓人詫異。

陳九言見狀,也驚詫了片刻,在一邊仔細觀察了一會兒,臉上現出一絲笑意。

正當此時,門外一家仆來報:“途經太原的張右相到府上來了。”

陳九言忙讓人安置好奕棋室的諸位客人,然後抱拳道:“對不住各位了,老夫有事應酬,各位請自便,午間老夫再來陪各位略盡薄酒!”

來的是當朝宰輔右相張說,他本路經此地,聞知太原府金穀園正舉行奕事,特來觀戰。

那張丞相頗負文名,也是有名的棋迷,常陪皇上下棋。功力與那些各路參賽的好手並不差。

這張丞相一造訪金穀園,便臨時決定讓過忘憂與那自告奮勇的王九真對奕兩局。

這過忘憂與師妹過去經常對奕,彼此棋力、招法、棋路都是爛熟於心。盡管王九真過去總是爭強好勝,但心中卻也清楚,這師哥的棋力終究是勝上一籌的。

過忘憂與王九真見過丞相後,便分坐棋枰兩端。

王九真執白先行,掛於黑角下。

過忘憂待師妹掛下,隨即落子一夾。

就這樣,劈劈拍拍下了數十餘子。漸漸地,過忘憂的幾手棋味道頗是不佳。

陳九言眉頭漸漸皺了起來。那張丞相卻挺欣賞王九真的棋藝,讚道:“這位小公子下得精妙啊,行雲流水一般。”

再下數十招後,過忘憂中盤告負。

陳九言暗中提醒那過忘憂:“丞相懂棋,切切不可讓棋!”

王九真也是大惑不解,偷偷告訴他:“我可不要你讓棋呀,讓了我也不領情!”

第二盤再戰,仍是王九真中盤勝出。

陳九言狐疑地看看過忘憂,發覺那過忘憂精神狀態不佳,心中仿佛藏有心事。

*****

後來,這兩局棋誰也沒有再提起,隻是覺得太過蹊蹺。

作為過忘憂最後的授業弟子,我也不好對恩師的心思妄加猜度。據說那過忘憂事後也沒多加解釋,九真也無心再提及,使這件公案益發地撲朔迷離。

在終南山的那間茅廬裏,九真師姑從一個紅木舊箱裏取出一件用錦緞包裹的寶物,我一看,正是那金穀園九局的奕譜。

我花了整整一天時間認真琢磨那奕譜上的精彩九局圖。前七局確為古今罕見的精彩棋局,後兩局雖也名托過忘憂與馮汪之戰,而內容實在貧乏得很,那過忘憂下的數著緩手、敗著連我這個做徒弟的都看不下去。

這隻能從棋局之外去找原因了。

當年,我師父過忘憂是很有可能,愛上了師妹王九真。雖然沒有任何明白直接的表露,但明眼人是看得出來的。

但是王九真卻對馮汪有那樣大膽的出位之舉,簡直有前朝紅拂風塵識李靖、漢代文君夜奔為相如的感覺。以至後來,她竟直接地代馮汪與自己的師哥對壘。

這對暗戀師妹的過忘憂未嚐不是一個巨大的情感殺傷。

須知,奕棋,尤其是高手間在正式場合的交手,是要付出極大的心智勞作的,同時還有勝負帶來的心理壓力。如果在對奕前心理上出現重大反常,直接會影響其棋力水平的發揮。

然而,過忘憂心中所想一直沒有跟任何人坦露過。師妹九真更是無從知曉,而九真正值那種千千心結、很容易為出色男性所傾倒的年華,她對書生馮汪可謂一見鍾情。事情發展到後來已經到了無法收拾的地步。

他們一起回到了長安後,過忘憂被保奏朝庭,成為翰林棋待詔。

*****

馮汪與王九真朝夕相處,攜手同遊,成為長安城棋客們坊間津津樂道的談資。

據說這種情況是一次醉酒後才發生改變的。

過忘憂雖成為翰林待詔,達到了一個奕者在俗世間榮貴的極致,但內心深處卻一直鬱鬱寡歡。

馮汪和王九真多次陪同他下棋、遊玩、喝酒,卻未能讓他釋懷。

一次,在長安城有名的酒肆裏,馮汪和過忘憂都喝得大醉。

在醺然朦朧之中,兩位當世高手卻談起了各自感情之事。那過忘憂終於酒後失言了,他承認在很久很久以前,他心裏就有了一個愛慕之人。

那個人的一笑一顰,一嬌一嗔,從很小的時候就刻在了他的心底。那個人一直陪伴他度過了在故鄉揚州時所有的美好日子。

但是,他從來都沒有向她表示過什麼,他隻是無言地、默默地保護著她,象一尊沉默可靠的保護神。

馮汪試探地問,那人是誰?兄弟們是可以幫幫忙的。

過忘憂卻看著他長久不語,最後搖頭一笑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