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捉放曹”與“拖刀計”(1 / 2)

自古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奕道較量尤為如此,必須分個雄雌高下。

以棋力而論,最後的對決隻在江南維揚棋客過忘憂和長安書生馮汪之間展開。太原尉陳九言指明要九番勝負後,方為金穀園之戰的王者,這位“圍棋太尉”顯見是要過足棋癮了。

第二局仍在金穀園的奕棋室裏。

陳太尉作為東道,坐在一邊的正中的紫檀木太師椅上,今日未穿朝服,隻穿了一件圓領袍衫,一雙皂靴,神情頗是輕鬆。

而一幫棋癮極大的棋客昨日觀戰後,大呼過癮。居然有人以此局下注,賭今日之局。

待過忘憂、馮汪進來後,室內一片安靜。過忘憂仍在攻擂處就座。那一邊的陳太尉笑道:“今日分先,馮汪老弟執白先行。我看這位忘憂小兄弟就坐上手吧。”

馮汪點頭:“理當如此。”

過忘憂抱拳:“那就冒昧造次了。”

如果說昨日過忘憂挾江南棋風之威,逞先行有利之勢,一舉拿下首局,今日由馮汪執白先行,過忘憂是否還能調動局麵呢?

馮汪依然神態自若,輕輕地扇著一把玉骨白扇,左手拈子下掛。

過忘憂也從另一邊上掛了一手,不疾不徐,舒張有致。

接下來,過忘憂發覺對方顯然已經在昨天的那陣狂飆中站穩了身子,猶如吃下了一粒百邪莫侵的定風丹。

馮汪今天的招法隨意瀟灑,看似不經意的掛、拆、夾,卻已經是處處占盡機先,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有章有法,真叫過忘憂無機可乘。

一邊的棋客們看出點道道了:那馮汪真是見風長棋,今天的鬥陣之法與昨日迥然有異。王九真一邊倒也沉靜了許多,有昨天一局墊底,今日壓力倒也小了。她有閑心到處走走,看看這金穀園的風景。

不知不覺,那馮汪的白棋已是深壕高塹,壁壘森嚴,棋枰上各路要津掌控在白勢之下。

過忘憂的壓力越來越大。他冷靜地判斷了一下形勢,在邊角連走幾手掏空撈地的先手後,毅然重重拍下一粒黑子,孤軍打入白棋的勢力圈中。有如自九霄降落的天外來客。

這是一種強硬的對決姿態。你想一手遮天,獨霸天下嗎?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眼前白光一閃,白棋也是異常地決絕,橫刀立馬,攔住去路。

華容道上,即將上演“捉放曹”還是“拖刀計”?

在形勢落後的情況下,一味逃孤無異自殺。過忘憂施展南宗一派的妙手空空,指東打西,移花接木,瞞天過海,偷梁換柱,無所不用其極。

古雲:棋有害、詐、爭、偽。在棋枰上還講“溫良恭儉讓”,無異投子認負。

在過忘憂殫精竭慮、縱橫捭闔之下,黑棋極盡騰挪變幻之能事,一場激烈的攻防之戰迅速從白棋勢力圈蔓延到整個棋盤,猶如局部的星星之火迅速燒遍整個原野,猶如漫長堤岸被小股的管湧暗流所侵蝕後,整個大堤都在滔滔洪流衝擊之下搖撼晃動!

這正是“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

混戰之中,雙方頓時都出現了數處孤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自被分割包圍,你的氣就是我的氣,我的氣也是你的氣,大有非生即死,背水一戰的悲壯之感。

或層層疊疊似千峰萬嶺,或枝枝蔓蔓如百藤糾結,或升騰變幻如雲山霧沼,或震蕩顛覆如霹靂閃電。後人見之,有詩雲:“眼病休看九局圖。”

這是一局典型的激戰之局,一局充滿謀略與機詐、算計與惡鬥的爭棋。

馮汪的妙算可稱得無雙。北宗棋派於紮紮實實的計算是深有心得的。他先置其中三塊孤棋於不顧,直接攻擊一塊對方危如累卵的中央厚形,使之自補走重。再轉身斷開與厚形之間聯係細若遊絲的一塊孤棋,硬生生割下一塊黑肉來,上十餘黑子成了砧板上的魚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