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反常之語。有時說話故意別出心裁地違背慣例,使用反語、奇語,亦能產生奇效。比如在一些正式場合,慣例是要長篇大論的,有人卻破例作了簡短的發言,引起強烈反響。對於一些問題,通常是要作正麵闡述的,有人偏使用了反語方式,歪打正著,使人猛醒。心懷疑慮的人,本來是需疏導的,有人偏偏使用“激將法”,反而使人為之奮起,等等。總之要善於避開常規慣例,在對方意想不到的方向去突破,出奇兵,收奇效,這就是軍事上“正合奇勝”的戰術在表達中的運用。
奇崛說法是思維方式活躍的表現。要把話說得奇崛,必須克服“思維定勢”,敢於擺脫現成的思維方式和傳統習慣,甚至是想入非非,才能出言新奇,獨辟蹊徑。思路廣、點子多,語言才新。同時,新奇之語不是從頭腦中憑空產生的,新奇說法常常是各種知識的融合、移植、嫁接和聯係,是知識的巧用、活用。當然一個人的知識是有限的,但每個人在知識儲備上卻各有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奇崛往往是從這塊優勢的土壤中長出來的。
五、平實與幽默
“平實”就是口語表達時的平順、通俗、易懂。是諸多語言風格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表達技法。其表現為:語言質樸無華,坦率得體,分寸感強。
幽默法則是另一種口語表達技巧。什麼是幽默呢?這是指人們交際時再現現實生活中喜劇性的特征和現象的一種表達能力。幽默又可分為表情幽默、動作幽默和語言幽默。日常交際中最常見的是語言幽默。語言幽默,往往是三言兩語即把要說事理的內容表達出來,既饒有風趣,又鞭辟入裏,既使人忍俊不禁,又含義深刻,而當人們收斂笑容時,又會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智慧和哲理。
1.平實說法
平實說法,首先是樸素,沒有華麗詞藻的雕琢,用最質樸平常的話,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實實在在地表達出來。乍聽似乎平平常常,語不驚人,但立意深遠,很有力度,能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平實說法,具有坦直的品格。表達者往往坦誠率直,不藏不隱,不拐彎抹角,不裝腔作勢,給聽者一種心口如一、自然親切、真實可信的感覺,從而大大增強了口語的可信度。平實說法還講究洗練精到,不鋪排,不誇張,沒有多餘的形容,沒有累贅的話語,具有以少勝多的作用。
一般說來,要做到平淡之中寓意深,質樸之中見真情,這需要長期的錘煉語言文字的功力。口語表達平實,必須在遣詞造句上追求樸素明朗,謹防矯揉造作,如古人蘇東坡曾說:“凡文字,每少時須令氣象崢嶸,新色絢爛,漸老漸熟,乃造平淡。其實不是平淡,乃絢麗之極也。”他說的是作文章,而口語表達也是同樣道理。由此可見,平實乃是爛熟老練,爐火純青的標誌。這就是所謂的“返樸歸真”。此種境界應是表達者不斷的追求。
2.幽默法則
哲人們對幽默談吐有很多心得。恩格斯說:“幽默是具有智慧、教養和道德上優越感的表現。”莎士比亞說:“幽默和風趣是智慧的閃現”。實際上,幽默常常為表達者增光添彩,展現出他們高雅的氣質、教養和文明舉止,受到人們的歡迎。首先,上乘的幽默是交際的潤滑劑,能增強人們的表現力,在使人發笑中,得領會其善意,縮短彼此的心理距離,加深了解,產生親近感,從而成為溝通感情的紐帶。其次,幽默語言意義含蓄,意味深長,啟發思考,令人回味,能使人在笑聲中受到啟迪和教育。它往往不直接指出問題的實質,而給人們回味的餘地。因此,用幽默說出的嚴肅的真理,比起直露的語言來,更易為人們所接受。再次,幽默和諷刺還是一對孿生兄弟,用它對不良現象進行批評,在輕鬆詼諧的氣氛之中,使是非曲直涇渭分明,成為揚正祛邪的有力武器。最後,幽默還有助於人們應付複雜場合,幫助你擺脫困境,力爭主動。正因為如此,幽默方式被一切有語言修養的人所青睞,並用幽默方式把自己武裝起來,成為交際中受歡迎的人。
語言幽默需要一定的語言修辭方式,再輔之以語調、動作、態勢等手段,以詼諧有趣的形式表現出來。製造出幽默要適合特定的語境、對象,先製造出懸念,誇張渲染,而後巧妙轉換,突然“露底”等幾個環節,這時幽默就將神奇地走出來。能夠產生幽默感的修辭有比喻、誇張、婉曲、反語、雙關、歇後、顛倒等幾十種,最常用的有以下幾種:
對比運用兩個事物的鮮明對比,利用其不一致性,再現事物的強烈反差,產生幽默。如1984年裏根是美國曆史上年紀最大的候選人,他的對手蒙代爾比他年輕得多,當他們進行電視辯論時,裏根笑著說:“我不會把年齡當成競選的話題。我決不會利用對手年紀太輕、經驗不足作為把柄來攻擊對方。”這就是由對比而產生的幽默。
雙關在談話時,故意賦予某些詞語在特定環境中具有雙重意義,以產生出幽默效果。
婉曲著意把本意隱含起來,話中有話,意在言外,這也是一種幽默方式。比如,某青年拿著樂曲手稿去見名作曲家羅西尼,並當場演奏。羅西尼邊聽邊脫帽。青年問:“是不是屋裏太熱了?”羅西尼說:“不,我有一個見到熟人就脫帽的習慣,在你的曲子裏,我碰到熟人太多了,不得不頻頻脫帽啊!”青年的臉紅了,因為羅西尼用幽默的方式道出了他抄襲別人作品的問題,使他汗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