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自己是磨煉自我意誌的前提與基礎。認識自己也就意味著能夠看清楚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發揚優點與克服缺點同樣都需要堅強意誌力的支撐。為什麼有的青少年缺乏學習的主動積極性呢?就是由於意誌力薄弱,不能夠克服自身懶散的毛病,以致於在學習上顯得十分被動。
二、執著地追求既定目標
生活磨煉法的一個重要內容便是把生活變成許許多多經過努力能夠達到的小目標,每一個小目標的實現都是對自己的一次考驗。意誌堅強者能夠克服重重困難、執著地完成預定目標;意誌薄弱者則顯得徘徊不定、退縮不前,往往很難完成預定目標。
意誌總是在追求既定目標的過程中才得以不斷增強的。目標的完成,是一個克服困難的過程,困難的克服,自然離不開意誌的力量。要完成既定目標,鍛煉堅強意誌,對青少年來說,必須為自己製訂嚴格的作息時間,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很有規律。作息時間表製訂以後,一定要按照時間表的要求認真去做,不可以尋找種種借口不遵守,或者搞所謂的“下不為例”。否則,時間表也就變為一紙空文,不能夠真正地起到鍛煉意誌的作用。
三、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在所有鍛煉意誌的方法之中,勞動是最有意義的一種方法。通過勞動,青少年不僅能夠培養堅韌的毅力,更能夠培養自己熱愛勞動的習慣與意識。青少年所從事的勞動一般包括家務勞動、校園勞動以及社會公益勞動。
適當地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減輕父母的負擔,也是自力更生的一種有效方法。幫父母洗洗衣服、刷刷碗、拖拖地從一定意義上說,是端正勞動態度、培養勞動習慣的良好開端。
在校園裏從事適當的勞動,例如:打掃校園與班級衛生、修剪花木、綠化校園等,都是培養堅強意誌的良好方法。
四、克服自身的生活依賴性
青少年生活依賴性的形成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有的父母對子女采取大包大攬的方式,給子女充分地提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機會,不讓子女參加任何一種力所能及的勞動。可以說,大多數的子女生活依賴性的形成都源於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那麼,如何克服這種生活上的依賴性呢?
一是要培養自理生活的能力。
許多青少年養成了很多不良的習慣,飯菜等待父母端上桌、衣服等待父母送到手,有的甚至是讓父母係鞋帶、洗襪子。矯正這些不良的習慣、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勢在必行。
二是要提高自身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一個人的成長而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能力的培養需要經過很長時間的生活磨煉,而且主要靠自身的努力,一旦形成,便能夠發揮出重要功能。
三是要消除自卑情緒、拋開焦慮。
有些青少年之所以會產生生活依賴性,與他的自卑心理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他們感到自己在生活的很多方麵並不具備什麼適應的能力,尤其當出現困難與問題時,他們更是感到茫然無措。因而,克服依賴性的重要方麵是樹立自信。
五、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偶爾早起跑步一次、偶爾練練太極拳,這不屬於意誌。如果一個人經常地、不間斷地早起跑步、練習太極拳,即使刮風下雨,也不放棄自己的鍛煉計劃,這就屬於意誌範圍內的活動。積極地、有效地、長期地參加體育鍛煉,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而且能夠培養出堅強的意誌品質。
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長久的生活磨煉一定能夠起到錘煉品性、鍛煉意誌的作用。
營地軍訓法
現在營地軍訓法的廣泛采用越來越引起眾多青少年的興趣和重視。這是一種既帶有溫和色彩又十分嚴厲的訓練意誌的方法,對訓練青少年的意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營地軍訓法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一是安全可靠,經久耐用。
與生活磨煉法相比,它雖然不具備長期的習慣性特點,但它的設施經久耐用,能夠提供一種固定化的體育鍛煉項目。
與魔鬼訓練法相比,它雖然不具備較強的刺激性與冒險性,但也確實具有緊張而有秩序且又安全可靠的特點。
二是團結友愛,突出合作。
營地軍訓法重視團隊精神,尤其強調人們之間的親密合作和團結友愛,因為一個人的“掉隊”就會影響到整個訓練小組的成績,隻有大家精誠合作才能夠使全組獲得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