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雲氏,曾經是朱武一大族,究竟有多大呢?說是朱武將軍曾有一百將領,其中超半數姓雲。雲家本來是朱武的一個江湖氏族,約莫三十多年前,朱武的王偶然得見雲氏高深武功,深以為意,回到王宮以後一紙書下“雲氏當為朱武軍中棟梁,朱武亦可托兵與其,若是如此,朱武國當安。”
雲家的子孫從來不怕死,也從來不怕敗,這可能和雲氏那本祖傳下來的高深刀法有關,刀法開篇曾說“此書中五刀法精妙絕倫,隻點眼五刀,明智五刀,此後都是雜七雜八的小東西,此十刀精通以後,便要自己創造自己的刀法,而自己創造出來的也僅僅隻適合自己用,當腦力竭盡之時,要尋天下能人武士對武,每敗一次,應當悟出來一刀,尤其是用劍者。”
雲氏子孫自打出道以來,從沒有什麼驚世駭俗的天才,聽說悟的最快的,出門前已經有了悟出來一套刀法,然而其中瑕疵太多,然後他尋遍天下江湖異士,出完一刀後就會有更完善的另一刀出,逢戰必敗逢敗必戰!
也是從他開始,雲氏開始繁榮了起來,子孫後代代代都是堅毅之人。
隻是可惜啊,雲氏在江湖上是個厲害的家族,而在朝堂之上卻是修煉力竭,雲氏出過不少將軍,他們在朱武雖然說不上什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也是一呼百應,更為珍貴的就是朱武這代王延續了上一代王對雲氏的信任,無論大小事,從不多生過疑心。倒是這份信任讓不少人嫉妒了起來,有人啊,是真的害怕雲氏壯大超越自己家族取而代之,那就危險了,也有人啊,就僅僅是嫉妒了。所以這樣誌同道合的人就會在背後給雲氏使絆子,隻是動作不敢太大,惹急了,那是誰都不好過,都說軍中將軍可大袖一揮,王侯將相都不敢多言。然而小坑挖的那是一個比一個順,也是,天下沒有一直打的仗,大多數時候渾身武藝的將軍對他們這些一把就能推到摔出個什麼毛病的文人治國能士沒什麼辦法,僅憑著一個三寸不爛舌就能說的人啞口無言。要是氣不忿的話,他在添油加醋的往外一傳,嗬!這下可好了,一張嘴就能顛倒黑白,無論什麼話都能說出點不好的東西,在這方麵,七八個將軍也比不過一個“文士”啊!也不知道文人怎麼就天生容易受到王的信任,隻要是朝堂上的事,他們總是容易被袒護,是不是因為論單打獨鬥下那些人打不過我們呢?有些人就會這樣想了。每當這個時候,向來在軍中事任由將軍決斷的王侯就會順著琢磨兩句,雖然言詞中沒有什麼責怪的意思,可聽在耳中仍舊不大舒服啊!為此有不少人都和家中族長說過,族長就會這樣和他們說了“我們雲氏啊,要有度量,曾經大王對我們有知遇之恩,我們才有了如今的榮華富貴,而雲氏從來不是背宗忘祖挾恩不報之人,既然如此,我們這些人啊!受點委屈沒什麼,恩,對,受點委屈啊,也沒什麼!”
雲氏承了官位後,家中財產是更多了,也有閑錢養著閑人了,這時他們就會在江湖上找什麼遊俠兒郎來這裏給他們喂劍,也不知道是他們的嘴和吃飯一樣,吃多了就刁了呢?還是這些人功夫不到位呢?雲氏是一代不如一代,可是這些人裏並不都是庸庸碌碌之輩,有不少人曾在江湖上掀起風波,嗬!朱武那個還活著的王室曾經說“終究還是附在了權貴身上,有錢能使鬼推磨啊!即便是你再是個武功高強之人,你敵得過擁有天下的王嗎?就連王家奴仆百官都敵不過吧?”從此以後,這位人兒棄劍出了江湖,老老實實成了京城一個賦閑子弟,飲酒品香!雲氏族長把這些說在了子子孫孫的身上“一群不爭氣的家夥!”曾經有人見了雲氏說“在江湖上可屹立百多年不倒,一旦入了朝中,朝中那些腐黑爛麻的東西就避免不了,紙醉金迷終將成了吸死雲家的黑泥潭!要說可惜,也不可惜,誰讓朝廷看中了呢?你不答應啊,就和那位王對著,和他對著呢,就又是和天下人對著幹,和天下人對著幹的能活多久?雲家幾十年的成就,反倒成了最高了,是福亦是禍,躲也躲不過。這天下事啊,是無巧不成書,誰讓那位王恰巧遇見了你們呢?”
在朱武與夏與一戰之下,夏與將士敵不過雲氏,將軍齊環嗣上陣,劍挑了七人,破了他們的銳氣,雲氏是朱武的最先一道防線,也是最後一道防線,直到最後攻入朱武國都的時候,守城的將軍竟然也是雲氏子孫,雲家打那以後,幾近滅族,其餘的女子孩童,也失去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