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從成長到蛻變(3)(2 / 3)

跌倒了再爬起來永遠是成功者選擇的一種手段。隻要你能大膽地去嚐試,你就能敲開讓自己不平凡的人生之門。

怕什麼,你應該選擇勇敢

為了貼補家用,減輕父母的負擔,年幼的查爾斯很早就開始了賣報生涯。賣報也並非易事,常常會因地盤和別人發生爭議,但他從不示弱,因而,他很幸運地總是勝方。有時,他也到一些小飯館或小酒吧去賣報,因為那裏聚集的人多,但老板並不歡迎小報童的出現,總是將他掃地出門,可查爾斯並不畏縮,常常趁人不注意,又偷偷地溜進去。

就在查爾斯初中畢業準備升高中的那年夏天,他母親說服他利用假期為保險公司拉生意。按照母親的指點,他來到一幢辦公樓前,但從何開始呢?他不知道,他有些害怕了,想打退堂鼓,畢竟他還隻是個未成年的孩子。可想想自己當年作報童時的勇氣和膽量,他也就鎮定了,他對自己說:“當你嚐試去做一件對你隻有益無害的事時,你就應該勇敢地去嚐試,而且應該說幹就幹。”就這樣,他毅然走進了那幢辦公大樓。

他從一間屋子出來,又馬不停蹄地走進另一間屋子,不斷地勸說人們購買意外傷亡保險;他甚至不敢有片刻的猶豫,擔心畏懼感會乘虛而入。他幾乎跑遍了整個辦公樓,最後,終於爭取到兩位客戶。區區兩位客戶對別人也許算不了什麼,但對查爾斯來說,意義卻至關重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查爾斯人生曆程的一座裏程碑。

初試推銷能拉到兩位客戶,查爾斯的心情別提有多高興了。在保險公司的賬戶上,查爾斯也有了幾元錢的傭金,這點令他異常欣喜。

遭到拒絕和挫折時,千萬不要輕易灰心和放棄,隻要不斷地用力敲,任何門都會打開。

超越自我

兩人各擁有一條長10米的繩子,怎麼讓對方的繩子變短?用剪刀剪短對方的?還是用繩子加長自己的?不同的人的選擇是不同的。

《塔木德》中說:超越別人,不如超越自我。

在猶太人看來,人的生命由兩部分組成,父母給予的以及自己賦予的,其實也就是先天和後天。先天隻是出身,後天才是生命的實質,生命的實質必然要由超越來維持和升華——超越自我——超越出身——超越局限。

猶太人有一則故事教導人們要去超越自己。

有一對父子倆都是拉比。父親性格溫和,考慮周到;而兒子卻孤僻、傲慢,所以他一直沒有成功。

有一天,兒子對父親抱怨,老拉比說:“我的孩子,作為拉比我們之間的區別是:當有人向我請教律法上的困難問題時,我給他回答。他提的問題以及我的回答,我的提問人和我都滿意;但是若有人問你問題,則雙方都不滿意——你的提問人不滿意,是因為你說他的問題不是問題;你不滿意是因為你不能給他一個答案。所以,你不能怪別人而必須放下架子鼓勵自己,才能成功。”

“父親,你是說我必須超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