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倦怠而放棄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出人意外地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憑什麼取得如此驚人的成績時,他說了這麼一句話:憑智慧戰勝對手。
當時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偶然跑到前麵的矮個子選手是在故弄玄虛。馬拉鬆賽是體力和耐力的運動,隻要身體素質好又有耐性就有望奪冠,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說用智慧取勝確實有點勉強。
兩年後,意大利國際馬拉鬆邀請賽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舉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參加比賽;這一次,他又獲得了世界冠軍。記者又請他談經驗。
山田本一性情木訥,不善言談,回答的仍是上次那句話:用智慧戰勝對手。這回記者在報紙上沒再挖苦他,但對他所謂的智慧迷惑不解。
10年後,這個謎終於被解開了,他在他的自傳中是這麼說的:每次比賽之前,我都要乘車把比賽的線路仔細地看一遍,並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畫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這樣一直畫到賽程的終點。
比賽開始後,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去,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我又以同樣的速度向第二個目標衝去。40多公裏的賽程,就被我分解成這麼幾個小目標輕鬆地跑完了。起初,我並不懂這樣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標定在40多公裏外終點線上的那麵旗幟上,結果我跑到十幾公裏時就疲憊不堪了,我被前麵那段遙遠的路程給嚇倒了。
在現實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這其中的原因,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稍微具有一點山田本一的智慧,一生中也許會少許多懊悔和惋惜。
能跌倒就能爬起來
選擇是什麼?選擇就是給自己定位;選擇就是給自己尋找前進的方向;選擇就是為自己把握命運;選擇就是為自己的生命重新注入激情,因而,選擇就是人生的第一推動力。隻有選擇,人生才有主題;隻有選擇,人生的坎坷才會被踏平;隻有選擇,人生才能衝破世俗的藩籬;隻有選擇,人生才能演奏出生活的華彩樂章。一個沒有勇氣的人,隻配做一個庸人。當選擇了你所追求的目標之後,你是否準備好了去實現它的勇氣?因為目標的實現光靠你的聰明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靠屢敗屢戰的堅強鬥誌。牛頓說過:“如果你問一個善於溜冰的人怎樣成功,他會告訴你:‘跌倒了,爬起來。’這就是成功。”有人說,偶然的失敗不會使我心灰意冷,但要是你做了一項可能性本來極小,而且失敗不斷出現的事情的時候,你還會不會堅持下去呢?
希拉斯·菲爾德先生退休時積攢了一大筆錢,他突發奇想,想在太平洋的海底鋪設一條連接歐洲和美國的電纜。隨後,他就開始全身心地推動這項事業。他使盡渾身解數,總算從英國政府那裏獲得了資助,開始鋪設工作,電纜一頭擱在英國旗艦“阿伽門農”號上,另一頭放在美國海軍新造的豪華護衛艦“尼亞加拉”號上。不過,就在電纜鋪設到5英裏的時候,它突然卷到了機器裏麵,被弄斷了。菲爾德不甘心失敗,又進行了第二次試驗,在這次試驗中,當鋪了200英裏長時,電流突然中斷,不久又神奇出現,結果輪船在夜間突然發生一次嚴重傾斜,製動器緊急製動,不巧又割斷了電纜。
但菲爾德並不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他又訂購了700英裏的電纜,而且還聘請了一個專家設計出一台更好的機器,以完成這麼長的鋪設任務;最終,兩艘軍艦在大西洋上彙合了,電纜也接上了頭。隨後,兩艘船分別駛向愛爾蘭和紐芬蘭,結果他們都把電纜用完了;其間,他們又經曆了三次電纜割斷事故,最後不得不返回愛爾蘭海岸。
參與此事的很多人都泄了氣,公眾輿論也對此流露出懷疑態度,投資者也對此沒有了信心,不願再繼續投資。這時候,如果不是菲爾德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不是他那天才的說服力,這一項目很可能就被放棄了。他繼續為此日夜操勞,廢寢忘食地工作,因為他不甘心失敗;於是,第四次嚐試又開始了,這次總算一切順利,鋪設工作圓滿完成,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但電流突然又中斷了。這一回,除了菲爾德和少數幾個人,幾乎沒人不感到絕望;但憑借菲爾德的信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他們又找到了投資人,開始了新一輪的嚐試。但這一次打擊更殘酷,再鋪設橫跨紐芬蘭的600英裏電纜線路時,電纜突然又折斷了,並且掉進了海底,他們幾經打撈,都沒成功,於是這項工作隻好耽擱下來,而且一擱就是一年。但所有這一切困難都沒能嚇倒菲爾德,他組建一個新公司製造出一種性能優於普通電纜的新型電纜,繼續從事鋪設工作。1866年7月13日,新一次試驗又開始了,並順利接通,發出了第一份橫跨大西洋的電報!電報內文是:“7月27日,我們晚上9點到達目的地,一切順利。感謝上帝!電纜都鋪好了,運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爾德。”所有知情的人都為此而感動了!他們知道什麼是永不放棄,什麼是鍥而不舍,什麼是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