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獲獎眾多,但他並不靠獲獎生活。參加評獎隻是他的一種業餘愛好,不是他的職業。而今他已退休,靠他的真正職業(從事電子研究和航空研究)生活。但是他獲得的五千萬獎金卻使他過上了一般工薪階層可望而不可即的富裕生活:目前他住的不是60平方米的單元房,而是120平米的寬敞住宅,即使買一幢別墅也不困難。
那麼,他獲獎的秘密又何在呢?他憑什麼讓評委們看好他的作品的呢?他說,他並沒有什麼高招兒,隻是“見機行事”,“如果我知道評委們喜歡古典的,我就寄十四行詩去。”此外,他說:“我還有一個原則,即獎金超過50萬比塞塔的評獎活動我不參加。因為參加這種評獎活動的人必定踴躍,評委們多半會把獎評給名氣大的人。”他還談到他另一次獲獎的情形:“我記得有一次,評委們要求參賽作品必須是超現實主義詩歌,那是1975年,當時我還不知道何謂超現實主義;於是我找出兩首詩,把詩句調換一下順序,再去掉標點符號,寄了去,居然獲獎!頒獎時評委還介紹說我是傑出的超現實主義詩人。”
在他看來,寫作、獲獎並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問題是,寫作被神秘化了;其實,誰都可以寫作,誰都可能獲獎。”他說。
成功,是世界上任何人都羨慕的;失敗,是世界上任何人都害怕和討厭的。
然而,在現實五彩繽紛的生活中,任何人都不可能隻擁有成功,也不可能隻擁有失敗。其實,成功和失敗在同一軌跡上,成功和失敗是一對孿生兄弟,總是相伴而生;人的一生,說到底,就是在成功和失敗之間蕩秋千。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既然通向成功的道路都不可能平坦,那就不要因懼怕而逃避失敗。而人的一生也應該要有失敗,一個人的一生如果不遇幾次大的失敗,他就不可能體會到真正的生活及人生的深刻內涵。而如果你一遇到失敗就“退避三舍”,你將陷入更大的失敗和極度的苦悶之中,你將永遠看不到成功的曙光;而當你勇敢地麵對它時,你會驚異地發現,失敗原來也是一種收獲,是醞釀成功的肥沃土壤。隻要你在跌倒處爬起來,昂起頭,挺起胸,繼續拚搏,頑強開拓,生命的吉他就會奏出歡快的音符,奉獻出迷人的旋律。
古今中外哪一個有成就的人不是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在失敗的泥坑中爬起來,然後行色匆匆一如既往。對他們來講,一千次的失敗,隻能是第一千零一次地站起來。越王勾踐做亡國奴時被人當馬騎、親嚐吳王糞便,後來歸國後臥薪嚐膽,終於一舉滅吳;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剛開始創作時,麵對一百多封退稿信,一氣之下將它們全貼在牆上,以激勵自己,後經過自己奮鬥,終於一舉成名。
無失敗,就無所謂成功,關鍵是看我們對於失敗的態度。而生活就是要麵對失敗和挫折,當你一蹶不振而悲觀失望時,切記失敗是成功之母,幾次碰壁也算不了什麼,人生後邊的路還很長很長!項羽當年一敗塗地、自刎烏江,無臉見江東父老;若幹年後,杜牧遊此地時題下了“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的詩句,在杜牧看來,項羽回去重新起兵,也許有朝一日東山再起。
據說美國前總統尼克鬆因“水門事件”下台後,一個老先生曾對他說:“不管你是已經被打倒,還是快要支持不住了,請你時時刻刻不要忘記,生活就是99個回合。”據說這一段話使他決心拋棄以前的不幸,重新邁向新的成功。如果當年尼克鬆就此消沉下去,那麼會有他後來對世界產生的那麼大的影響嗎?會有他那麼多頗具建樹的著作問世嗎?
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思索,不去回味。隻要你冷靜地去分析失敗的症結,找出自己的弱點,製定出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為鋪平下次成功的道路打下基礎,並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樹立起勇氣、重振雄風,成功是會向你招手的。
成功是一種輝煌。在你失敗時,可能會引起別人的冷嘲熱諷或挖苦揶揄;但隻要堅信你自己的追求是光明的、進步的,就讓那些流言蜚語隨風而去,正如但丁所說:“走自己的路,讓人家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