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從成長到蛻變(1)(2 / 3)

抱怨是往鞋子裏倒水

抱怨的人不見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歡迎。抱怨的人以為自己經曆了世界上最大的困難,但他忘記了聽他抱怨的人也同樣經曆過這些,隻不過是感受不同。

抱怨是什麼?它像煙頭燙破一個氣球一樣,讓別人和自己泄氣。

天下有好幾種無價值的行為。譬如,在沙漠裏推銷一隻船,收藏魚刺,再就是抱怨。

寬容地說,抱怨屬人之常情。“居長安,大不易”,難道不許別人說一說苦悶嗎?然而,抱怨之不可取在於:你抱怨,等於你往自己的鞋子裏倒水,使行路更難。困難是一回事,抱怨是另外一回事。抱怨的人認為自己是強者,隻是社會太不公平。如同說,全世界的人合夥破壞他的成功。這就可把事情的因果關係弄顛倒了。

抱怨不同於坦然承認自己的失敗。敢於承認失敗的人,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如同看到一個傷痕累累的、神色平靜的勇士,如同英雄。而抱怨,是明明失敗卻不承認失敗,明明有傷,卻把傷口裝扮成花朵的懦夫。人本來同情弱者,由於抱怨的人氣急敗壞,反而得不到別人的同情。

抱怨的人在抱怨之後,非但不輕鬆,心情往往更糟,懷裏的石頭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多了。常言說,放下就是快樂。包括放下抱怨,因為它是心裏最重的東西,又是最無價值的東西。

人們之所以傾心於那些樂觀的人,是傾心他們表現出的超然與舉重若輕。生活需要的信心、勇氣和信仰,樂觀的人都具備,他們在自己獲益的同時,又感染著別人。樂觀包括豁達、堅韌、沉著,會覺得困難從來不是生活的障礙,而是勇氣的陪襯。和樂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得到了樂觀。

許多人都抱怨過處境的艱難,發現無濟於事之後便緘口了。抱怨相當於赤腳在石子路上行走,而樂觀是一雙結結實實的鞋;抱怨喪失的不僅是勇氣,還會失去朋友,誰都恐懼牢騷滿腹的人,怕自己也受到傳染。失去了勇氣和朋友,人生會變得很難,所以抱怨的人繼續抱怨,他們不知道,人生有許多簡單的技藝可以化險為夷,閉嘴是其中妙諦之一。

抱怨讓你愈加軟弱

抱怨往往在不經意間表現出來,好像也很值得人們理解。大多數人都會覺得抱怨是很好的發泄工具,在受到挫折或麵臨困難的時候放鬆自己的心情,然而往往忽略了這種情緒對自己的嚴重影響。

你有這麼多可抱怨的東西,你在眨著無辜的眼睛哭訴自己的不幸,可是你這個愛抱怨者,難道不知道很多抱怨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的嗎?你的工作沒做好,上司自然會找你麻煩;你不注意減肥,當然沒有適合你的衣服;你不看天氣預報,被雨淋了又能怪誰?所以你愛抱怨的時候總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結果養成習慣之後,你更不願意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的人生還能有什麼提高?

也許你真的很難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但是我得提醒一下你,如果你一直抱怨下去你會有什麼樣的結局。你會把自己的問題隱瞞起來,結果你成為問題重重的員工,上司隻能痛下決心……你會失去你那些本來喜歡你的朋友,因為你的抱怨讓他們煩的夠嗆;你的家人會感到失望,因為你讓他們跟著你遭受了太多的不愉快;你照樣被天氣折磨,你以為隻有你頭上才會下雨;你繼續你的那些惡習……這之後,你的抱怨更加嚴重,你的心境簡直變的糟糕至極了。

一場大雨毀了你的烤肉大餐,你以為大雨隻會降臨到你家的後院,你感到沮喪,你把每一件不如意的事情都私人化,你相信壞運氣會滲透於你人生的每一處,所以你會不敢冒險追求成功;你看到的是一個半空的玻璃杯,而那些樂觀主義者看到的是一個半滿的玻璃杯。你這個悲觀的抱怨者,當飛機在跑道上誤點了45分鍾,或當你已經下載了80%的免費軟件,網絡突然斷線,或一場重要的球票賣完了,或必須在一家餐廳等半個小時才有座位,你會說:“我怎麼這麼倒黴!”

於是你變得非常軟弱,你經常思考那些讓你抱怨的事情,你的心態低迷,別說做一番事業出來,就是連最基本的生活你都感到厭倦。這個時候,自殺已經離你越來越近了,我的一個醫學教授朋友告訴我,很多自殺的人在死前經常抱怨自己的生活,他們憤世嫉俗並且事事不順心,仿佛人人都在針對他們;而且在死者的最後留言中,滿篇的抱怨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