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從成長到蛻變(1)(1 / 3)

蛹在變成美麗的蝴蝶之前需要經曆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蛻變。換句話說,蛻變是指事物發生了質的變化,是從一種事物變成了另外一種事物,事物隻有不斷地蛻變才能實現增長的持續。

生命的價值

不要讓昨日的沮喪令明天的夢想黯然失色!

在一次討論會上,一位著名的演說家沒講一句開場白,手裏卻高舉著一張20美元的鈔票。

麵對會議室裏的200個人,他問:“誰要這20美元?”一隻隻手舉了起來。他接著說:“我打算把這20美元送給你們中的一位,但在這之前,請準許我做一件事。”他說著將鈔票揉成一團,然後問:“誰還要?”仍有人舉起手來。

他又說:“那麼,假如我這樣做又會怎麼樣呢?”他把鈔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隻腳,並且用腳碾它。爾後他拾起鈔票,鈔票已變得又髒又皺。“現在誰還要?”還是有人舉起手來。

“朋友們,你們已經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課。無論我如何對待那張鈔票,你們還是想要它,因為它並沒貶值,它依舊值20美元。人生路上,我們會無數次被自己的決定或碰到的逆境擊倒、欺淩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們覺得自己似乎一文不值。但無論發生什麼,或將要發生什麼,在上帝的眼中,你們永遠不會喪失價值。在他看來,肮髒或潔淨,衣著齊整或不齊整,你們依然是無價之寶。”

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我們的所作所為,也不仰仗我們結交的人物,而是取決於我們本身!我們是獨特的——永遠不要忘記這一點!

沒有目標,你就是行屍走肉

比賽爾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一顆明珠,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旅遊者來到這兒。可是在肯·萊文發現它之前,這裏還是一個封閉而落後的地方。這兒的人沒有一個走出過大漠,據說不是他們不願離開這塊貧瘠的土地,而是嚐試過很多次都沒能走出去。

肯·萊文當然不相信這種說法。他用手語向這兒的人詢問原因,結果每個人的回答都一樣:從這兒無論向哪個方向走,最後都還是轉回出發的地方。為了證實這種說法,他做了一次試驗,從比塞爾村向北走,結果三天半就走了出來。

比塞爾人為什麼走不出來呢?肯·萊文非常納悶,最後他隻得雇一個比塞爾人,讓他帶路,看看到底是為什麼?他們帶了半個月的水,牽了兩峰駱駝,肯·萊文收起指南針等現代設備,隻拄一根木棍跟在後麵。

十天過去了,他們走了大約八百英裏的路程,第十一天的早晨,他們果然又回到了比塞爾。這一次肯·萊文終於明白了,比塞爾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北鬥星。

在一望無際的沙漠裏,一個人如果憑著感覺往前走,他會走出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圈,最後的足跡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狀。比塞爾村處在浩瀚的沙漠中間,方圓上千公裏沒有一個參照物,若不認識北鬥星又沒有指南針,想走出沙漠,確實是不可能的。

肯·萊文在離開比塞爾時,帶了一位叫阿古特爾的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的人。他告訴這個小夥子,隻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著北麵那顆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爾照著去做,三天之後果然來到了大漠的邊緣;阿古特爾因此成為比塞爾的開拓者,他的銅像被立在小城的中央。銅像的底座上刻著一行字:新生活是從選定方向開始的。

我不知道這個故事能給人帶來什麼。根據自己的經驗,我認為,一個人無論他現在多大年齡,他真正的人生之旅,是從設定目標的那一天開始的,以前的日子,隻不過是在繞圈子而已。

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目標是催人奮進的動力。雖然你每天不停的奔波勞碌,可全是無用功;而那些成功人士,他們目標明確,所以他們能輕鬆的一直走到成功。

人的行為的特點是有目的性的行為。一般來說,沒有目標的行為很難成功的,有目的的行為,成功的機會很大。由於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人生的態度不同,他的奮鬥大目標自然也是不同的。你可能會想當一名政治家,想當一名流行歌手,或者是想當一名將軍……的確,生活中沒有目標的人是可憐的糊塗蟲!

奮鬥目標對人來說有強大的激勵作用。你是一個有理想的人嗎?你的理想包括什麼?其實,理想不僅僅是對物質需要的滿足,更是一種對高級精神需要的渴望,就像俄國革命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熱情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麼偉大的事情”“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勵,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造成你這樣一副得過且過、渾渾噩噩的重要原因就在於昔日曾經鼓舞過你的理想失落了,你的信念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