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商場如戰場,行銷藝術就是戰術(1)(1 / 3)

胡雪岩說:“招數隻有出奇,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任何一個人做生意,目的都是賣出去東西。既然是賣東西,那就涉及到行銷的藝術。在商場這個戰火硝煙的地方,藝術也已經不再是原本“用來欣賞”這樣的本義,而是類似於戰術般實用的東西。總之一句話:商場如戰場,商人隻有掌握了行銷才能掌控商場沉浮。

找準市場,做好策劃就成功了一半

入行開店鋪,都希望能夠生意興隆,不斷發達昌盛,而生意應以店鋪起名開始。店鋪起名要與同行相區別,要適合所經營的生意,還要講究吉利。

有句古話叫“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生活中的很多人已經領悟了這句話的哲理,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將它應用到了其他的領域中去,乃至生意場上。

對於商場中人來講,真正意義上的開始,就是在市場的定位和策劃上。一個好的市場定位,仿佛是在走迷宮的途中發現了順利地走出迷宮的路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很多的公司、企業、個人,都將市場定位和市場策劃當做是公司的重頭戲在做。

當然,定位和策劃並不是舞台劇上演前的小打小鬧,也不隻是起到一個過渡、片花、序幕的作用。它的功能遠比這些複雜得多,甚至可以說它是公司運作的主心骨。因為不論是在公司運營的前期,還是公司的發展壯大期,它都處於核心的地位。就是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製定計劃、實施策略也需要受到它的指引。所以,我們一定要扭轉那種以為策劃和定位就是進軍市場的一個小插曲的思想。

商場中的人都知道,邊想邊幹和想好再幹的差別是非常巨大的;一個發展成了卓越的公司,一個永遠沉浮不定,停留在凡事皆小的地步。而之所以造成這麼大的差別,用人生來作比喻會更容易理解一些。

一個人,如果在他明世事的時候,就給自己設立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此後他的人生軌跡都圍著這個目標在轉動,那麼這個人是幸運的。因為他人生的燈塔隨時都為他亮著燈,他能在任何情況下都很快地找準自己的方向,不繞彎路地走向自己夢想中的目標處。而與這種情況相對立的是,如果一個人在他明事理的時候,總是隨心所欲,邊想邊幹,那麼他人生的燈塔就猶如漆黑夜空中的蒼穹一樣,忽而有點光亮,忽而一片死黑。那結果也隻能是他一輩子永遠深一腳,淺一腳地行進著。而痛苦的是他一輩子都處於迷茫的境況中,雖然很勞累,甚至比那些有人生方向的人還勞累,他卻沒有多大的收獲。

縱觀胡雪岩的發達曆程,他之所以能由白手起家,從窮小子不幾年間混成大富豪,並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紅頂商人”,很大的一個原因就在於他很是懂得規劃自己的人生,籌劃自己的市場。所以,他能從一行做到多行,能從一做到一百,能從身無分文變成富可敵國。

很多人都納悶,為何胡雪岩從事的行業都能掙錢,為何胡雪岩投資的行業都是賺錢的行業?其實,這並不僅僅是他運氣好,或者眼光好的結果,更大程度上來自於他的做事風格:有規劃、有定位。比如他還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當一名商人,因此,在當學徒的時候,在做跑堂的時候,在學做生意的時候,他都圍著這個目標不斷地努力、使勁,最後終於獲得了成功。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胡雪岩做事有一個很顯著的特點:喜歡分析、思考。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並且這個好習慣促使他不僅能很快找到市場定位,還能很準確地定位市場。當初,他做錢莊生意的時候,就是看中了兵荒馬亂,人人居危思安這個大的社會現實。因此聯想到那些人們的心理:將錢財先寄存起來,不僅逃難的時候方便,也可以給自己以後的生計減少一些後顧之憂。

順著這個思路規劃錢莊的生意,胡雪岩的錢莊大獲成功。其他,如生絲、軍火生意上,他也是看準了“外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棉紡織工業的進步迫切需要大量生絲”、“國家處於混亂時期,打仗幾乎是日常生活需要經曆的一項重要內容”等社會現狀,他才會精準地將市場定位在生絲和軍火上。而事實再次證明他的成功。

當然,市場並不僅限於眼前明晃晃的利益,很多時候,市場中的商機是隱藏起來的。所以,這個時候,也需要商人能準確地找到那些潛在的市場定位,然後做出市場規劃。胡雪岩就曾說過“放長線才能釣大魚”這句話。所以,很多時候,胡雪岩的策劃是非常有力且成功的,這也讓他嚐到了很多事前策劃的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