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之所以被稱為是“人情練達”,很大的程度上來自於他很會“以情動人”。這不僅僅表現在他當學徒的時候,當跑堂的時候,和人結交的時候,還表現在他發掘人才並加以使用的時候。他似乎生來就是一個懂得“人情世故”的好手,將修得一身好的修養,連帶做人的“德”都運用到了生意上,而實際結果展示出這些的確幫助了他不少。
當初,胡雪岩結交王有齡,就因為自己慷慨替人解公囊。雖然為此他被辭退,但他的仗義、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品德為他贏得了王有齡這個靠山;之後,胡雪岩又憑借著“善良”、“負責”、“有責任感”的品德折服了越來越多的人,甚至顧客,也因為他的德行而慕名前來。所以我們說,人情化這三個字,即使是在戰火硝煙的商場上也同樣適用。
當初,胡雪岩為了軍隊不擾百姓,竟然答應給蔣益澧10萬兩銀子,以便讓蔣約束自己的軍隊,不給當地的人民造成困擾。
而麵對蔣益澧不知道怎樣恢複藩庫的問題,胡雪岩還耐心地為他講解錢莊代理公庫的例規與好處。並舉例說自己開辦的阜康錢莊從前就代理浙江藩庫,如今仍願為朝廷效力,隻不過阜康錢莊為了清理以前的爛賬,和原來劃清界限起見,他想另立一爿錢莊,叫做“阜豐”。
胡雪岩一方麵為了拉到生意,一方麵為了給蔣益澧解惑,就詳細地告訴蔣益澧說:“阜豐”其實就是阜康,不過是對外多掛了一塊招牌而已。雖然名字上的叫法有區別,但內部運營實質是一樣的。而我之所以這樣做,目的完全是為了公家。因為到時候阜康收進來的舊欠,都會解交給阜豐,也就是解交給薌翁(蔣益澧)。
至於以前藩庫欠人家的,看情形該付的付,該緩的緩,急公緩私,豈非大有伸縮的餘地?
除了講解之外,胡雪岩還答應蔣益澧:在糧台的銀票不夠的情況下,胡雪岩可以盡自己所能地先替藩庫代墊。當然,他講的時候說“目的是為了顧全浙江藩庫的麵子”。蔣益澧一聽這話大為感動。早先,胡雪岩為了老百姓不受騷擾自行墊付銀兩的做法就已經夠讓人折服於他憂天下的美德了,這會兒他還如此大公無私,為國家考慮,能不讓人為他的品行折服嗎?於是,蔣益澧不但傾倒,簡直有些感激涕零,他甚至拱手對胡雪岩說“一切仰仗雪翁”,並暗示胡雪岩以後有公事上麵的事情,在他能力範圍之內的盡管開口。
於是,胡雪岩憑借著自己的德行,不僅收獲了蔣益澧這個客戶,還又結交到了官場中的一位朋友。可謂是一舉兩得。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人情在官場上的應用是多麼重要。
胡雪岩的好友王有齡在湖州府任職的時侯,統轄的一個縣城發生了民變,那些起義的農民殺了縣官,攻占了縣城,豎起大旗,自稱“無敵大王”。消息傳到湖州,王有齡大為惱火,準備對他們進行圍剿。在召集幕僚向大家征詢辦法,手下幕僚也大都支持他的這一構想。隻有一個人例外。
這個人就是司馬鬆。在他看來,亂民是有備而來,而且現在對方的士氣正旺,亂軍的風頭正盛,而官兵卻因為久不訓練,早已忘記拚殺之事,所以,這個時候正麵的衝突是兵家忌諱,而應當以“撫”字為上,才可以既安撫民心,又能平定民亂。
再說司馬鬆這個人平素向來寡言少語,又喜歡貪小便宜,衣著服飾也很隨意,叫為官之人看來更是亂七八糟,所以很多同僚都看不起他。當然,王有齡也是看不起他的其中之一。隻是當王有齡按照自己的想法對亂軍進行圍剿的時候,不僅遭到了失敗,而且真的正如司馬鬆所料,別處的饑民見官兵不堪一擊,也紛紛起來鬧事,響應“無敵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