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當時為了拉攏朱福年,還曾經親自勸他說:“福年兄,你我相交的日子不是很長,你恐怕還不知道我的為人。我胡某人的行事宗旨一向是有飯大家吃,而且不但吃得飽,還要吃得好。所以,我決不肯輕易敲碎人家的飯碗。不過做生意嘛,跟打仗是一樣的,隻有齊心協力,人人肯拚命,才會成功。過去的事情咱們都不用說了,以後就看你自己,你隻要肯盡心盡力地為我做事,不管心血花在明處還是暗處,我都一定能看得到。當然,我也一定不會抹煞你的功勞,到時候除了給你應有的報酬,在你們二少爺麵前也會幫你說話。或者,你若看得起我,將來願意跟我一起打天下,隻要你們二少爺肯放你,我歡迎之至。”
朱福年是個雖然有壞水卻沒有頭腦的人,加上又是個見利忘義的家夥,所以很自然地就被胡雪岩掌控住。但他幸運的是,碰上了胡雪岩這個獎懲有度的賢明之人沒有深究他當初的罪過。在後來,他自己也知道理虧,便連忙去和洋人談絲價,要求恢複原議,而胡雪岩信守承諾對他予以“厚待”。當然,胡雪岩並不是那種放縱小人的人,他雖然對待朱福年采取了不計前嫌的政策,但留了一手,讓“壞人”得到利益的時候不忘給他一個下馬威。他把朱福年挪用、貪汙公款的罪證透露給了龐二,讓朱福年得到了“被擠兌,兩頭不是人”的教訓。
此外,還有很多關於胡雪岩獎懲有度的例子,這裏並不一一列舉。我們需要的隻是學習胡雪岩的那種公司組織、管理、經營模式。
任何一個公司,如果要想運營起來的時候順順利利,管理者管理起來得心應手,就必須要定立嚴格的獎懲製度。這個製度其實就如同給公司的員工畫了一個活動的圓圈。圓圈的規則告訴員工:圈內的人士該受到獎勵,圈外的人員該受到懲罰,如此,員工才會循著這個道,慢慢地集中到圈內去。集中到圈內的員工才讓領導者和管理者能更方便、更有效地集中進行管理、管製。否則,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製度進行衡量,那和行走在江麵上看不見岸上方向的船有什麼區別?這樣的公司遲早是會迷路、在商場上混不下去的。
所以,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應該學會用“獎懲有度”這種最有效的方式來控製員工,既讓他們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讓他們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隻有這樣,公司一個個的人才才能各盡所能,在激勵機製下員工才能將自己的能力毫無保留地發揮出來,從而為公司發展所用。
做生意,其實和做人、做事是一樣的。一個國家,一個集體,隻有在有了明確的獎懲製度之後,才能形成良好的秩序,從而才能發展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做生意也是這樣,隻有公司建立了明確的獎懲有度製度之後,員工才能按照一定的秩序行使他們的職能。而實踐證明,秩序對於一個公司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管理者,如果你想管理有方,千萬別忘了建立一套合理的獎懲製度。
以德服人,商場也講人情化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我是在家亦靠朋友,所以不能不為朋友著想。
向來,人們總是對於商場充滿了誤讀。很多人認為:商場就是充滿戰火硝煙的地方,裏麵凡是人、事,無一不沾上利益的痕跡。因此,世間便有了“無商不奸”這樣的說法。但其實,商場也是由人組成的組織,它本質上就是一個人性社會的縮影,所以,這裏麵,除了利益,還有愛,還有包容,還有人情。
現代社會,人們已經逐漸意識到了管理上的一個重要方麵:
隻有法製和德製相結合的情況下,管理才可能更高效。法製,就是要求管理者將員工看成是一個一個的棋子,員工們的任何行動都應該是在公司規定的範圍之內,所以,管理者對於員工的管理是死的、固定的、冰冷的東西。但如果在這裏麵融之以德製,就會能動地將員工除了看做公司發展的一個個建設者之外,還將他們作為一個一個的“人”在看待。而這層對他們人身的尊重,會讓他們有“士為知己者死”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