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爭做商場伯樂,求得良將善使用(2)(1 / 3)

就如同胡雪岩,他就是一個很會“慧眼識英才”的人。在《慎節齋文存》胡光墉篇中說:“又知人善任,所用號友,皆少年明幹精於會計者。每得一人,必詢其家食指若幹,需用幾何,先以一歲度支界之,稗無內顧憂。以是人莫不為盡力。”這段話就充分說明了胡雪岩對於人才的重視,他能做到知人並善用,才使得自己的生意在這些人的支撐下越做越大。

當然,胡雪岩對於人才使用的奇特之處主要表現在他的“不拘一格”上。這種不拘一格甚至有時候包含了使用那些“雞鳴狗盜”,受到社會指責的人。但是我們不能將胡雪岩與做猥瑣生意、投機倒把的商人聯係起來,因為他與這些人的不同之處在於:他利用的是人才中人性上麵的閃光點,而不是那些讓人唾棄的缺點。

這點最讓人佩服,這證明胡雪岩不僅僅是一個很好的“伯樂”,還是一個會使用人才、會發掘人才,並有寬大肚量的人。

很多後來的事實證明,胡雪岩的這種做法,不僅僅讓人才的優勢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還無意中將那些人的劣根也拔除,或者說至少將劣根減少了很多。當然,他發掘使用人才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將合適的人放在他應該發揮才能的位置上而已。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用人所長,容人所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這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對自己姨太太芙蓉的三叔劉不才的任用。

劉不才本名叫劉三才,原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隻可惜他的聰明沒有用到正道上。他從小因為受到祖父的溺愛而放任成性,加上他的父親又老實巴交,管不住他,所以他整個就是一個紈絝子弟。在芙蓉的父親遇難後,劉家的藥房“劉敬德堂”自然就落到了劉三才的手上。又因為他好賭成性,所以,除了劉家的“藥方”外,他將劉家所有的家產全部敗光了。

照理說按照傳統觀念,劉不才真是一個“敗家子”,一無是處,讓人討厭加鄙夷。然而胡雪岩卻在被人認為的一無是處中發現了他的長處,並對這點大加利用,最後竟然讓劉不才的才能得到了發揮。

當時,劉三才因為敗家被人們贈以“不才”的名字,然而善於發現人才的胡雪岩卻從中看到了劉不才“閃光”的一麵:第一,他認為劉不才雖然好賭成性,卻堅決不把手上的幾張祖傳製藥秘方當做賭注押上,這說明他做人還有一點道德底線;而且他到了敗光家產的地步,心裏還存著振興家業的念頭,說明他至少還有一些責任感;第二,他雖然吃喝嫖賭樣樣壞事都做,卻決不抽大煙,這說明他腦子還是十分清楚,有一些理智的,知道什麼東西可碰,什麼東西是堅決不能沾的。隻這兩點,胡雪岩就決定對劉不才進行任用。

第一次,胡雪岩對於劉不才的任用,是在準備投資“銷洋莊”的生意上。而胡雪岩讓劉不才發揮的還是別人認為無可救藥的一個他的“長處”——賭博。

那個時候,胡雪岩聽說銷洋莊很賺錢,就決定做生絲銷洋莊的生意,然而要想壟斷市場、控製價格等,就需要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聯合上海的絲商大戶龐二。龐二他們家是祖傳的家業,他在生絲生意上是把好手,能將自家的生意做得非常的好。但是美中不足的是龐二有個弱點,他是個一等的玩家,尤其好賭。所以,胡雪岩要想聯合他,就隻能對“症”下藥,利用“賭聖”劉不才來拉攏和龐二的關係。

剛開始劉不才隻是小打小鬧地陪龐二玩,後來在胡雪岩精心安排的一個賭局上,劉不才使出自己的看家“賭功”,雙方所下的賭注既顯得驚心動魄,又讓他賭得開心盡興,最後居然將龐二哄得特別高興,因而成功地將龐二拉攏過來跟胡雪岩聯合,實現了胡雪岩控製上海生絲洋莊市場的構想。

劉不才的前半輩子過得太過於無度,但他在胡雪岩利用下的這一“賭”卻可謂成就了一些意義。換個方式說:如果他總是頻繁地圖玩樂賭博,既玩物喪誌,又虛度光陰,但胡雪岩這次給他安排的賭局,卻讓他將自己的興趣愛好當做了吃飯的本領。

而對於胡雪岩來講,如果這次缺少了這個劉不才,他和龐二的結交將充滿了艱難險阻,說不定還成全不了後來自己牟取暴利的生絲生意。所以說,好的管理者、領導者,在對人才的開發利用上,最基礎的前提就是要做到能看見人才的優點,並且將人才為我所用,況且更為重要的是在用人之長的時候,注意容人所短。

那個時候人們習慣稱那種“扶不起的阿鬥”類型的人叫做“篾片”,然而胡雪岩對篾片卻有他自己獨特的看法,他曾經說:“篾片有篾片的用途……好似竹簍子一樣,沒有竹篾片,就擰不起簍架子。自己也要幾個篾片,幫著交際應酬。”這段話充分顯示出了他這個伯樂的大家風範,也顯示出了他為人寬容的氣度。細細品來,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