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0章 選千裏馬,領導用人術(1)(1 / 3)

作為一名領導,了解和識別員工是很重要的。因此,隻有看破員工的心思,深刻地了解他的才能,才能做到人盡其才,以實現企業或單位的發展目標。

1.《六韜》識人術

我國古代的兵法裏充滿了智慧,其中有一部兵法《六韜》,就是一部古代識人的智慧書。在此介紹其中的六種。

(1)問話試探對方

這點是告訴我們要多向對方提問,然後從中觀察對方知道多少。比如,我們在鑒定一個陌生人時,經常會問“你是哪裏的人”、“你的興趣愛好有哪些”、“你在哪兒上學”、“你學的什麼專業”等。通過這些問題,你就可以對這個人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但是如果想試探他的內心,不妨這樣詢問“你對這個問題有什麼看法”、“你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麼,為什麼喜歡它”等。像這樣的問題,就足以使對方的才能、思考力,露出蛛絲馬跡,成為判斷上的珍貴資料。

(2)不斷追問觀察對方的反應

不斷追問,而且越問越深、越廣,借此觀察對方的反應如何。麵對一連串的“逼問”,如果是沒有自信的人就會驚慌失措、虛言以對。發問的人,就可從這些表情的變化,判斷對方是個怎樣的人物。而對一件事一知半解的人,在不斷追問的情況下,也會露出馬腳。

(3)將秘密告訴他人以觀其德

將秘密告訴對方,借此觀察一個人的品德。如果對方聽到秘密就立刻轉告第三者,這種無法守密的人,就不能深交,更不能合作。如果對方能為你守口如瓶,就說明這個人很可交。運用這個方法,往往會發覺平時自詡為“最能守密”的人,反而是最會泄密的人。

(4)給他財務進而探其廉

這是告訴我們讓他處理財務,借此探測清廉與否。讓一個人去管賬或者派到容易拿到回扣的單位去服務,就容易看出他是不是為人廉潔。如果他一點兒回扣都不拿就證明他很廉潔。如果一些有私心的人即使開頭堅決不拿回扣,時日一久,也會隨波逐流,見錢眼開。這樣就會流露他的真性情。

(5)委以難事,以觀其勇

派給他困難的工作,借此觀察他的膽識和勇氣。平時表麵看起來很果斷的人,一旦危機臨身,往往不知所措,還會滿腹牢騷。因此,若要試探一個人的膽識和勇氣,就得把困難的工作,接二連三地交給他去處理,從中觀察他的反應。

(6)醉之以酒,以觀其態

請他喝酒,借此觀察他的態度。平時守口如瓶的人,三杯酒下肚就可能完全變了樣,不但滿口牢騷,還會猛說別人的壞話,這樣就可判定他是一個經常懷有不滿,甚至嫉妒心強烈,有害人之心的人。

2.韓非子識人術

韓非子是戰國末期的大政治家,他認為君王如欲實行中央集權政策,就必須控製臣子,而控製臣子最關鍵的便是看破臣子之心。為此他在識人這方麵頗有研究。在《韓非子》“七術”中有五項是有關透視臣子之法,即韓非子的識人術。

下麵我們就來學習一下:

(1)故弄玄虛探知究竟

龐敬,某縣縣令,對人的心理略知曉一二。有一次,他派遣部屬去巡視環境。他先派遣一名部屬去,然後在他正要執行任務的時候,又突然把他召回,令他在外聽候命令。過了一段時間後,又讓他繼續巡視工作。於是這名部屬心生疑惑,認為龐縣令這樣做必有原因。因此,在巡察之時,認認真真,不敢稍有疏忽。就這樣,龐敬達到了控製部屬的目的。

(2)不偏信以事實核準

韓非子認為臣子之言,不能盲目聽信,應該用事實來核實。他講了個很簡單的例子。

豎牛是魯國臣子叔孫的一名侍從,他十分厭惡叔孫的兒子,時時刻刻都想除去這個眼中釘。有一天,豎牛便在叔孫的麵前說他兒子的壞話,叔孫覺得豎牛很老實,便聽信了他。於是殺死了自己的兒子,甚至惹來殺身之禍。這個小故事就是告訴我們不能輕易相信別人的話,一定要用事實證明是對的才能相信。

(3)假裝不知道來試探對方

這點是說我們可以對某事裝作不知道以此來試探對方。

戰國時期,有一天,韓昭侯想試探一下侍者。他便故意將一片剪下的指甲屑放在手中,然後命令近侍:“我剛才不小心把剪下的指甲屑弄掉了,快點幫我找出來。”

眾人一聽立即去找,大家手忙腳亂了一陣之後,誰也沒找到。這時,有一位近侍便自作聰明,偷偷剪下自己的指甲呈上,稟報說找到了。

韓昭侯沒說什麼,但由此發現他是一個會說謊的人。

(4)盡其才,發掘其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