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等人看得入迷,納蘭心想:這莊園主人還真闊綽。脂兒這時卻又道:“好了,你們不要大驚小怪了,這桌子也沒啥好希奇的,不如陪我去黃花陣中玩捉迷藏,躲貓貓吧!”
眾人點頭稱好,便一路往黃花陣而來。這黃花陣又名萬花陣,據說是仿蘇州獅子林而建,由許許多多假山疊山而構成,顯得曲折幽深,千姿百態。可惜此景毀於英法聯軍的大火之中,今已無存。這些假山有的峻偉,有的秀麗,有的纖巧,有的怪誕,一般都構造出象天然山體的山巒,峰岩,洞壑,峭壁,溪澗,石磯等等。許多假山還有山洞,十分出奇,宛轉上下,穿通山腹,在洞的出入處,設山澗峽穀。各山洞形狀各異,曲折互通,上下盤旋,引人入勝,澗道盤曲,林壑幽靜,變化各趣。有些地方有創造出重岩疊嶺,深溪洞壑,高林叢樹和懸葛垂蘿的勝境。
眾人見了十分有趣,便在這假山之中玩起了捉迷藏,那脂兒有點像是個瘋丫頭,亂跑亂竄,還吃吃的笑。她正瘋得起勁,這時有一個丫環來道:“脂兒大小姐,你媽媽叫你回家吃飯了!”
脂兒聽了,便答應道:“好啊!好啊!又可以享受美味了。”便停止了遊戲,幾人一起來到玉泉寺中用餐。此餐廳名叫長春仙館,其柁檀,篆窗等都用大理石壘砌而成,其石的外表則又嵌飾五色琉璃磚,而琉璃磚上滿刻觀音像,又稱為“智慧海”。眾人來到屋中,隻見餐廳中放著一張紅木嵌青花花卉瓷麵圓桌。眾人分主客在紅木竹節圓椅上落座,這是丫環們將一盤盤菜端了上來,脂兒見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道:“今日又可以美餐一頓了。”
董曉婉道:“你這個丫頭,吃起來可要文雅一點噢!”
這時丫環們又端上一盤翠屏臘肉,用一個五彩秋雁萬壽無疆折沿盤盛著。納蘭一看這餐具倒也十分雅致,董曉婉又道:“這翠屏臘肉可是蜀中萬州特產,相傳還是諸葛亮起的名字呢!”
脂兒聽了,好奇的問道:“這臘肉還扯到了諸葛亮,有點誇張了吧!”
董曉婉道;“這你這小丫頭就不知道了,相傳啊!當年諸葛亮親自帶兵去攻打東吳,途經萬州時,當地的老百姓紛紛送來自家醃製的臘肉來慰勞大軍。而在萬州翠屏山下有一家劉記臘肉鋪製作的大量臘肉準備投放春節市場,店老板老劉見蜀軍來此,便挑選了精瘦肉一擔,送往軍營。蜀軍征途勞頓,生活供給不足,今有美味解饞,士氣大振。諸葛亮十分高興,便親自去向劉老板道謝。劉老板卻道:“在下早對諸葛軍師敬仰多時了,隻是無緣相見,今日一見實在是三生有幸。”劉老板後來又送來許多臘肉,使得蜀軍將士們個個都吃的飽飽的,出師東吳後連打了幾場勝仗。不久,蜀軍大勝班師,再次途經萬州時,當地太守設宴,一為丞相慶功,二為丞相送行。劉老板再次有幸和諸葛亮相會,便在席上請諸葛亮為臘肉題字留念。諸葛亮也不推辭,便借著酒興大筆一揮寫了翠屏臘肉四個大字,劉老板就將這四個大字懸掛到了劉記臘肉鋪的門楣上,從此之後這家店鋪的生意日漸興隆,這萬州的翠屏臘肉也便成為當地的名特產而名揚天下。”
納蘭聽了,又用一雙紫檀木鑲銀筷子夾了一塊一嚐,果然是味道鮮美,焦香可口。這時丫環又端上一盤梁王魚,用青花鴛鴦臥蓮紋花口盤盛著,脂兒見了,道:“這梁王魚是否也有什麼來曆呢?”
董曉婉道:“那是自然,這梁王魚又名‘三軍占鼇頭’,乃是江蘇徐州名菜,相傳五代時梁王朱溫建都開封之前,曾在老家徐州因犯事入獄很久。後來他出獄那天,他的結拜義弟們紛紛去探望,並擺酒宴為朱溫接風壓驚,其中就有一位開菜館的義弟,烹的一手好菜,在此大顯身手,親自為朱溫製作了紅燒鱤魚頭一菜。朱溫因為長期在獄中生活,饑饞難忍,見到如此美味佳肴便狼吞虎咽,吃了個精光,惹得在場弟兄們戲稱:‘今天讓大哥獨占鼇頭了。’後來朱溫當了梁王之後,在征徐州時,突然又想起此菜,於是又便讓義弟為他烹製,並為此菜命名為‘獨占鼇頭’,後人便將此菜喚作梁王魚。”
納蘭等人聽了,覺得有趣,便嚐了幾口,倒也魚肉豐碩鮮嫩,香味濃醇。這時又有一個丫環端上一道“見龍卸甲”,用一個描金彩漆雲龍紋菊瓣式盤盛著,董曉婉又道:“這道見龍卸甲乃是楚湘之傳統名菜,用形如小龍的鱔魚烹製而成。在製作時需先脫下魚皮,形似武將脫袍,故名‘子龍脫袍’。另一個傳說此菜是借喻三國時趙子龍脫掉戰袍血戰長板坡而得名,相傳三國名將趙子龍英勇蓋世,百戰百勝,曹操大軍和劉備血戰當陽長板坡時,由於雙方力量懸殊,劉備隻好在眾將的掩護下且戰且退,而趙子龍負責保護兩位夫人和太子劉禪。在曹兵的重重圍困之下,二夫人恐受辱,便含淚囑托趙子龍要保護阿鬥,為劉皇叔保留一條血脈,說罷投井而死。趙子龍悲痛推斷土牆掩埋井口後,轉身奮力衝向敵群。他不愧為五虎上將之譽,揮動手中銀槍,所到之處,曹兵個個落馬,他懷揣著阿鬥左衝右突,拚死槍挑幾十員曹將,渾身傷痕累累,血跡斑斑,幾經輾轉殺出重圍,找到了劉備。劉備見趙子龍鮮血染紅了戰袍,從重傷身上脫下來是,裹著的阿鬥還在甜睡。趙雲將阿鬥用雙手送到劉備懷中,劉備將兒子拋在地上,感慨德道:”為了這個小東西,竟險些損我一員上將,在場的將士無不為之震撼。後來楚湘之地的名廚為了表示對長板英雄趙雲的敬仰之情,而創製了這麼一道見龍卸甲的名菜流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