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永遇樂(1 / 2)

張庭玉見了,拍手叫絕道:“真是一個玉人,在下有詩一首相送:玉軫朱弦瑟瑟微。吳娃征調奏湘妃。分明曲樂驚雲雨,似是天音何處尋。”

那美女一看自己妹妹脂兒帶著兩個俊朗少年走了過來,便停止了撫琴,起身款款打了個千道:“二位公子見笑了,奴家胡亂彈琴而已。”

脂兒又介紹道:“姐姐,這二位是張公子,納蘭公子,都是名門之後;這位是我姐姐芹兒。”幾人見過之後,脂兒又道:“這兩位公子乃是俠義之士,有心助玉泉寺護衛鎮寺之寶春雷琴,我們帶他們去見母親吧!”

那芹兒也點頭同意,於是幾人往玉泉寺而去,沿途路過一處街市,街道兩旁有各種各樣的雜貨店鋪,熱鬧繁華的市麵街景,熙熙攮攮的人群,夾雜著咿咿呀呀的叫賣聲,真有一番鄉風野趣。

納蘭若容見了,暗自稱奇道:“沒想到這玉泉山下還有如此繁華之街景。”

那脂兒道:“這街名叫蘇州街,長半裏左右,有大小鋪麵房二百餘間,有樓點十多座,牌樓六座,牌坊十五座,還有臨河平頂“拍子”式房六十座,全是我媽命人修建的。”

納蘭若容見了,心想:這女子之母是何方神聖,有如此能量,在此修建這些店鋪,真是出奇。再看街上有“帖古齋”的古玩店,“雲翰齋”的文具店,“吐雲號”的鼻煙店,“覆祥號”的鞋店,還有“滄浪亭”的點心店。“小小得月樓”的酒店,真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還隱約顯露出一絲皇家的貴氣,五顏六色的酒旗及各行各業的幌子高高懸掛在門前,隻是這店鋪又比一般的店鋪似乎小了一些。

那張庭玉見了這“滄浪亭”三字,問道:“我知道這滄浪亭是在蘇州的,看來這條街的建造者和蘇州很有淵源了。”

那脂兒和芹兒聽了,互相對視了一眼,笑而不語。一行人穿過“蘇州街’上了玉泉山,山路盤旋而上,兩側皆是茂林修竹,遠處天空藍得如此純淨,沒有一絲雜質,路邊花草的芳香沁人心脾,濃蔭匝地,珍木成林。行到路盡頭,一座古寺的山門映入眼簾,門口無人,兩隻石獅相視而望,抬頭看見”天上雲居“四個大字,寺中雕刻精美的屋脊像輕盈的仙鶴展開了翅膀,屋簷下伸出的梁頭似虯龍一般蒼勁有力,瓦壟一排排如同月光下的小徑,撰頭的絲網綴滿寶珠。綠色,紫色的房閣,青色,紅色的瑣窗,與山中的晴霞,薄薄的雲霧交相輝映,青風秋水,玉水香蘭,池塘中開放著荷花,明月流霞,王宇宮闕,古寺中蕩漾著悠揚的鍾聲。幾人邁步進入山門,就被滿院的丁香和參天的古樹所吸引,給人一種愉悅和古老的感覺,前院的唐鬆,鍾樓間的宋柏,藏經閣前的銀杏和院內的古槐都生機勃勃,枝繁葉茂,鬱鬱蔥蔥。庭院內還種植有龍爪槐,文官果,廣玉蘭,以及海棠,菊花,月季,丁香,墨蘭等各種花卉。

納蘭見了,詩興大發道:“山山桑括綠浮空,秋日酈啼穀口風。二十裏鬆行欲盡,青山捧出梵玉宮。”

脂兒聽了,道:“公子好文才,這玉泉山十景有秋山晚翠,東穀花江,深徑回鬆,鳳嵐修竹,清關噴雪,兩澗分鍾,雙池引景,平台鋪月,玲瓏無瑩,太白生雲,都是各有千秋,來日有閑我領你們我一一遊玩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