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一)(3 / 3)

眾人正在遲疑間,忽聽門外有人喝道:“你這奸賊,休得爭辯,且看這人是誰?”何拐子定睛一看,來的正是一名氣宇軒昂的少年——段牧之。而他身後跟著的正是他的情敵王小三。何拐子正想爭辯,段牧之怒喝道:“你休得爭辯,王小三早已指證你了!”言畢,展現出王小三早已畫押的供詞。何拐子見事情敗露,不由歎道:“都怪我當初生婦人之仁,未除了此人。今日落下如此下場,實是後悔!”段牧之喝道:“你奸人妻室,拐賣人口,害人性命,作惡多端,死到臨頭,還不悔改。真乃十惡不赦之徒!快留下口供,免得受皮肉之苦。”眾族人得知許大正是何拐子所害,無不咬牙切齒。當下不由分說,朝何拐子與陳三妹一頓暴打,隻打得何拐子與陳三妹叫饒不止。段牧之分開眾人,教二人如實錄了口供,並畫好押。許大族人便拿著何拐子與陳三妹的口供及王小三的證詞,押著何拐子、陳三妹帶著王小三等人朝勝岩縣城而來。十三太子段牧之見事已辦妥,便鬆了口氣。又見陳三妹的女兒尚小,便將她送回陳三妹娘家。

陳家忽見外孫女被人送回家,一打聽,方知女兒陳三妹與奸夫謀殺親夫,犯下大罪。但終究是自己的骨肉,陳老爺經不住妻子的哭啼與哀求,教管家帶了銀票前去勝岩縣城替女兒陳三妹打點,不在話下。

話說段牧之送走陳三妹的女兒,複回了巧姑與狗兒暫留之地,見巧姑與狗兒正在吃著好心人家送來的飯菜,段牧之見二人無恙,心中長長地舒了口氣。巧姑與狗兒被段牧之所救,對段牧之自然敬若神明。她朝段牧之道:“牧哥哥,那何拐子不會追來吧?”段牧之道:“你們且寬心,那何拐子已被人送官了。”巧姑聽了,拍手稱快道:“真的?這就好了。”巧姑又問段牧之道:“牧哥哥,我們往哪兒去?”段牧之思忖片刻道:“天地蒼蒼,人海茫茫,四處是家。天下之大,自然有我們安身之所。我正想與你們浪跡天涯,遍訪異士,飽覽人間美景呢。我們且去勝岩縣城,看看那縣城是何模樣,再看那知縣是如何審這樁案的。”

巧姑道:“牧哥哥,出門不易呢,我們既無親友,又無錢。去外頭遊蕩,談何容易?不如在此乞討度日吧。”段牧之嗬嗬笑道:“巧姑休得擔憂,我且帶你去一處地方。”巧姑不知段牧之帶他去何處,不過,她相信段牧之不會害他們的,便與狗兒跟隨段牧之而行。

三人不急不疾過了桃溪街上,順河而下,不覺來至一處地方。但見那裏:

蒼鬆翠竹,山陡澗深,四野荒夷少人煙,澗中潺潺流水無人聲。

河水幽幽,山崖巍巍,河水幽幽容神奇,山崖巍巍藏神靈。涓涓幽水降奇瑞,美景奇觀賞人心。隻見那春風拂麵,花香泌脾,春風拂麵催芳草,花香泌脾滿精神。真個是瑞霧繚繞,仙風習習,好一處藏仙臥神之所。

三人目不暇接,盡享人間仙境,須臾之間,便來到一處深潭前,隻見那崖下:

深潭碧幽幽,漣猗轉不休。

不知深幾許,無人能探究。

段牧之朝巧姑與狗兒道:“巧妹、狗兒在此呆會,我去去便回。”不待二人答應,便口中念著避水訣,身子如魚躍,直朝潭下飛縱而下。隻把身後的巧姑與狗巧嚇得驚呼救不迭。

再看那段牧之身如電閃,分開水道,直奔深處。他見深不見底的潭旁有一側洞,身子折轉,鑽入洞中,遊了數裏。又見前方水盡洞寬,洞府中金光閃閃,紅光萬道。朱扉金階,碧瓦紅牆,玉樹仙蔓,好一處世外仙境!段牧之入得其內,早有一名皓發白首、童顏鶴發的老者迎了上來。隻見他其身著厚甲,足蹬珍貝鞋,腰係蟒腰帶,躬身快步相迎,真是:

水中也有天上客,蝦兵龜將忙迎接。

此處仙境世外稀,隻供仙客在此歇。

那老者正是神州龜神,他專管方圓三千六百裏財寶聚散,身後跟著十餘名蝦兵蟹將。龜神朝段牧之道:“不知太子殿下駕到,有失遠迎,還望太子殿下恕罪。不知太子殿下有何吩咐?”十三太子段牧之嗬嗬笑道:“龜神在凡間樂得清閑享樂,也不接我來享受享受!”龜神苦笑道:“小神哪敢享樂?每日守著財神寄放在此的財物,生怕有個閃失呢。太子殿下光臨敝處,小神自當盡地主之誼,好生款待太子殿下才是。太子殿下請移駕入內坐坐。”十三太子道:“我正想去府內看看。”當下,隨那龜神來到龜神府中,隻見那龜神府:

巍峨龜府樂聲傳,玉砌金裝好洞天。

洞府幽深輝異彩,殿堂雄偉嫋青煙。

麒麟殿內金光閃,玉樹堂邊紫氣纏。

龍鳳呈祥天外府,龜神居此數千年。

龜神將十三太子段牧之迎入洞府中,分賓主坐下,蝦兵人魚端來了瓊漿玉液,佳肴奇珍來款待他。段牧之看罷道:“此處真個是凡間天堂也!可惜我有事在身,不便久留。此次來此,一則想看看龜神殿堂是何等模樣。二則想向龜神借些東西。”龜神忙道:“太子殿下有何吩咐,小神自當效力。段牧之道:“別無所求,惟想借幾千兩黃金一用。”龜神為難道:“小神掌管財物,皆是財神奉玉帝之令,一一登錄在冊之物,小神並無處置之權。寶庫雖金銀無數,卻不敢擅動半兩。”

原來,玉帝早已下旨,令眾神不得周濟給十三太子金銀,故財神與龜神不敢違旨。段牧之不知就裏,慍怒道:“你這龜神,殿堂如此奢華,竟不肯給我半兩金銀,實是可惡!若惹得我惱火,一把大火燒了你這鳥窩!”龜神哪裏敢得罪十三太子?當下忙跪伏在地道:“太子殿下,小神自有難言之隱。殿下來至凡間,小神有一物相送,可保你衣食無憂。”言畢,從身上解下一塊龜甲,畢恭畢敬地送給了段牧之。段牧之問道:“你給我拿來你身上的破甲又有何用?”龜神苦笑道:“小神身上之甲,已有千萬年的靈氣,雖比不得金銀財寶,卻也是凡間罕見之寶。殿下拿去,自有用處。”段牧之道:“權且信你一回。你若是逛我,我再來找你也不遲!”他心中惦記著巧姑與狗兒,也不敢多耽擱,不待享用洞府中的美味佳肴,便身子一閃,一道金光,破水排浪,躍出了水麵。

且說巧姑與狗兒見十三太子段牧之入水之後,許久未見上來,便在崖上不停地在呼救,可荒野之處,哪有人應?

正焦急之間,見河中一道金光,見段牧之破浪而出,倏地已站立於二人之間。他手中執著一塊帶綠的龜甲,身上並無半點水珠。狗兒驚問道:“牧哥哥,你下水半日,為何沒事?手中拿的又是何物?”段牧之笑道:“我的水性無人能比,方才去潭中捉魚不到,倒揀了塊千年龜甲,想看看此物值不值錢,就順便拿了上來。”巧姑道:“此物有何用?能當飯吃?能當衣穿?且拿給我看看?”巧姑從段牧之手中拿過那龜甲。巧姑仔細看了看,隻見那龜甲:

手掌大小寶光爍,綠白分明格錯落。

綠似秋波半透明,白如脂玉邊角薄。

能除邪惡靈丹方,包治百病神奇藥。

此物不是凡間生,萬年神龜身上剝。

巧姑看這龜甲晶瑩剔透,翠綠如玉,果然是件好玩的物件,自然愛不釋手。段牧之搶了過來道:“巧妹,這可不是給你把玩的。此乃我們衣食之所在。”巧姑噘著嘴生氣道:“我玩下又有何妨,這東西真能當飯吃?”段牧之道:“我包你不會餓著,走吧!”當下,又領二人上路。一行三人複朝勝岩城而來。

三人行約三十裏,巧姑與狗兒皆覺又累又餓,起初還能支撐,爾後,幹脆賴坐在地上,不肯起來。段牧之見日已偏西,天色不早,忙祭起“趁腳風”,拉起二人,如風般朝勝岩縣城飛馳。巧姑與狗兒人隻覺腳底踏空,耳伴生風,身旁境物倒飛,不一刻,三人便來到勝岩縣城之外。

段牧之收了“趁腳風”,定下身形後,入得城內。與巧姑、狗兒在大街上遊蕩。隻見這縣城果然不像鄉間小鎮,縣城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段牧之自來凡間後,何曾見過如此雋秀的的江南古鎮?不由道:

春時乘興入瀟湘,柳翠山青百草芳。

店鋪茶房人聚屋,酒樓歌榭酒流觴。

遊人似蟻觀光累,商賈如雲選貨忙。

小鎮古城多景致,窮人潦倒富人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