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風暴年代靠腦袋,成功創富比思路(1)(2 / 3)

想創富,每天做個白日夢

沒有夢想的人,很難有瑰麗的人生。若想創富,就要“敢想敢做白日夢”。

在美國人羅伯特先生所著的《窮爸爸,富爸爸》一書中,窮爸爸聰明絕頂,擁有博士的光環。他曾經在短短兩年時間裏修完了四年製的大學本科學業,隨後又在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進一步深造,並且在這些學校都拿到了獎學金。窮爸爸在學業上相當成功,一輩子都很勤奮,也有著豐厚的收入,然而他終其一生都在個人財務的泥沼中掙紮,隻留下一些待付的賬單。

窮爸爸深信教育的力量。在很小的時候,他就對兒子羅伯特說:“在學校裏要好好學習,考上好的大學,畢業才能拿高薪。”窮爸爸很喜歡通過大學教育,繼而獲得穩定的職業的人生程序。對他而言,勞動保護和職位補貼有時看來比職業本身更為重要。他經常說:“我辛辛苦苦為政府工作,我有權享受這些待遇。”一直以來,他都相信政府會關心、滿足自己的要求。

在錢的問題上,窮爸爸習慣於順其自然,因此他的理財能力越來越弱。窮爸爸認為富人應該繳納更多的稅去照顧那些比較不幸的人,而且他認為自己不富裕的原因是因為他有孩子。他禁止在飯桌上談論錢和生意,說掙錢要小心,別去冒風險。

盡管這種思想的力量從不能被測量或評估,但當羅伯特還是小孩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明確地關注自己的思想了,並注意到窮爸爸之所以窮,不在於他掙到的錢的多少,而在於他的思想和行動。一直到後來,羅伯特都這樣認為,窮爸爸之所以窮,都是源於他的思想。

相反,富爸爸沒有高學曆,甚至連八年級都沒能念完,但他的事業卻非常成功,他成為夏威夷最富有的人之一,並在日後為教堂、慈善機構和家人留下了數千萬美元的巨額遺產。

對於金錢和財富的理解,富爸爸認為貧困是萬惡之本。他時常對兒子羅伯特說:“腦袋越用越靈活,腦袋越活,掙錢就越多。”在他看來,擺脫貧困的最好方法就是“用腦”。因此,當富爸爸遇到錢的問題時,他總是想辦法去解決。這種結果類似於經常進行體育鍛煉可以強身健體,經常運用大腦可以增加自己獲得財富的機會。

在經濟上,富爸爸完全信奉經濟自立,他反對窮爸爸那種“理所應當”的心理,並且認為正是這種心理造就了一批虛弱的、經濟上依賴他人的人。他提倡競爭,並不斷地投資。他說:“稅是懲勤獎懶。”他希望羅伯特努力學習之後,能發現並將有能力收購好公司。他一直是這樣想的:他必須富的原因是有孩子。他在吃飯時鼓勵談論錢和生意,還要孩子學會風險管理。

富爸爸總是把自己說成一個富人,他拒絕某事時會這樣說,“我是一個富人,而富人從來不這麼做”,甚至當一次嚴重的挫折使他破產後,他仍然把自己當做富人。他會這樣鼓勵自己:“窮人和破產者之間的區別是:破產是暫時的,而貧窮是永久的。”他永遠相信金錢是一種力量、一種思想,他鼓勵羅伯特學習掙錢,去了解錢的運動規律,並讓這種規律為自己所用,讓錢為自己所用。

羅伯特9歲那年,最終決定聽從富爸爸的話並向富爸爸學習掙錢。同時,羅伯特決定不聽窮爸爸的,他認為,即使窮爸爸擁有各種耀眼的大學學位,但不去了解錢的運轉規律,不能讓錢為自己所用,也是沒用的。羅伯特明白了,富爸爸之所以富,是因為擁有新的財富理念。

思路決定出路,觀念決定行動。窮人之所以受窮,很多時候是因為他們不曾想過富有。窮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賺錢和如何才能賺到錢,他們認為自己一輩子就該這樣,不相信會有什麼改變;而富人骨子裏就深信自己生下來不是要做窮人,而是要做富人,他們有強烈的賺錢意識,他們會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致富。

“你想成為什麼,你便會成為什麼。”這是法國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一句名言,也是對許多人命運的注解。

超前的意識讓這個冬天不太冷

想在別人前麵,走在別人前麵,你就能比別人掙更多的錢。

“一步領先,步步領先;一步落後,步步落後”,意思是說,強者一旦第一步領先,便步步領先,處於優勢積累的地位,呈現出滾雪球的放大效應。而弱者一步落後,往往會步步落後,難以追上優勢者,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成功與不成功之間往往隻差一步。生活的道理本來就是如此簡單。不如此,就很難準確地看到和把握生活中大量一晃而過的不顯眼的契機,以及由此帶來的重大機遇;不如此,就會使我們跌落在隨大流的人流大潮之中,從而給自己的發展帶來很大的限製。因此,培養和樹立超前意識、具備前瞻眼光,就顯得極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