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關愛他人
現在社會,獨生子女家庭越來越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獨生子女的家庭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越,家庭成員對孩子的關愛越來越多,孩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玩什麼就買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不管孩子有什麼要求,家人都會無條件地滿足,這些“小太陽”、“獨苗苗”、“小寶貝”生活在充滿無限關愛的懷抱裏,盡情享受著周圍人們對他們的嗬護和關愛。這些獨生子女都很聰明可愛,接受能力強,信息量也較大。然而,我們也發現,有很多孩子在享受這些關愛時,他們卻越來越任性自私,總是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體貼尊重長輩,夥伴之間不會謙讓,不能友好相處,不知道關心愛護他人,沒有同情心和責任感,缺乏自信心,獨立性自主性較差。以上這些不良個性品質,對孩子們今後的成長與發展,乃至健康人格的形成都是非常不利的。
世界著名的幼兒教育家蒙台梭利博士認為:在蒙氏混齡班裏,年長的孩子和年幼孩子彼此之間的溝通與和諧關係,是很難在成人與孩子之間發現的,他們之間存在著一種自然的精神上的“滲透作用”,年長孩子的心智比成人更接近年幼孩子的心智,大小孩子之間互相關愛、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讚賞、互相合作、共同進步,表現出真正的手足之情,混齡班的形式為孩子良好個性品質的培養、健全人格的形成和社會性的發展起著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混齡班有著很多優勢:(1)大孩子可以幫助小孩子。(2)大孩子和小孩子之間可以彼此觀摩,互相學習。(3)培養互助合作的社會行為。(4)培養兄弟姐妹互相關愛之情。(5)不必和別人比較,可以依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學習。
一、培養孩子的愛心、同情心,讓孩子學會關愛他人
1.在混齡班裏可以開展大幫小、大帶小、大教小的活動,培養孩子從小有愛心。
在混齡班裏,由於孩子之間的年齡差異比較大,年齡較大的孩子成了班裏的哥哥姐姐,年齡較小的孩子就成了班裏的弟弟妹妹,他們在一起生活、學習和遊戲,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他們大幫小、大帶小、大教小的情景。
在混齡班裏,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經常追隨在年齡大的孩子身後,模仿哥哥姐姐的樣子做事情。例如:孩子們在每天做值日時,在大孩子的帶領下,小孩子跟著大孩子一起抬小床、鋪被子;一起擦桌子、擦椅子,一起整理玩具和圖書,日久天長,漸漸地生活自理能力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在混齡班裏,由於年齡較大的孩子接受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較強,他們在小孩子麵前,經常扮演小老師,教班裏的弟弟妹妹學本領。
從以上這些情況中我們不難看出,在混齡班中開展大幫小、大帶小、大教小的活動,不僅有利於促進孩子社會性的發展,而且還能培養孩子從小有愛心。
2.有助於孩子與夥伴共同分享自己的快樂,培養孩子心中有他人。
蒙氏混齡班的孩子吃住在幼兒園,大家天天在一起生活、學習、遊戲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庭,幼兒園成了孩子的第二個家,每個孩子都有自己高興快樂的事情,他們有自己好吃的食品、好看的圖書、好聽的磁帶、好玩的玩具、可愛的小寵物,都主動拿到班上一起分享。讓孩子把這些快樂的事情與夥伴共同分享,培養了孩子心中有他人的情感,他們感到生活在這樣的大家庭中非常溫暖、非常快樂,同時孩子的社會性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3.孩子之間真誠的愛心和關心,有助於加深夥伴之間的深厚友誼。
在蒙氏混齡班裏,孩子們不僅喜歡與夥伴共享自己的歡樂,當夥伴遇到困難和生病時,孩子們為之非常著急,惦念生病不能來園的小朋友,他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去關心安撫有困難和生病的小朋友,獻出自己的一片愛心。
4.有助於孩子養成尊敬體貼父母和長輩的習慣,增進“長幼”互愛的情感。
在混齡班裏生活的孩子,不僅懂得愛護班裏的弟弟妹妹,與夥伴共同分享快樂、關愛生病的小朋友,而且,孩子們在家裏也知道尊敬體貼父母與長輩,為他們獻愛心,增進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互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