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的力量
在談判中,你可以盡一切能力運用法定的力量。通常被限製的一方會對對方所有印刷品產生敬畏的心理。尤其是由法定機關所印製的條款、規章或標誌,大多數人對它們從不置疑。你卻不要忽視這種力量。
事實上,這些是可以提出異議甚至向它挑戰的。終你一生,盡力用自己的思考、力量進行每一項交涉。更要在這些印刷品對你有利的情況時,充分運用它來爭取你的權利。這個觀念的影響相當重要,一定要記在心中。
可以確定,標誌在社會中有意想不到的效力,用你的思考和智慧將它們納入你的力量中。
(二)勇於冒險
我們在談判中,應該有冒險的意識,將勇氣混雜在一般常識中。你若不願接受這些機會,對方會毫不猶豫的把你玩弄於其股掌之間。明智的冒險都知道如何計算勝負的比例,並且了解輸贏乃兵家常事的哲學。無論如何,最多你照對方的要價付賬了事。
當然你必須有冒險的意願,並不是讓你把銀行所有的存款都放到賭桌上去。你應適當地、有步驟地去試試你的機會。原則是冒險的損失必須是你能負擔的。
(三)友好的“認同”
這是一種與對方友好合作、建立長期合作關係的談判力量。真正的談判高手不會隻顧個人的眼前利益,忽略他人的利益和力量。如果你能集合大眾的力量,共同承擔風險,必然會減輕你所承受的壓力,俗語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在現實的交涉中,若存在不確定的風險,就應該盡量應用大眾參與的技巧。
有三個方法可以獲得他人的認同來幫助你:分擔危險,可以使你處於較安穩舒適的狀況;獲得大眾的支持與分憂,自然降低所受壓力的程度;在群策群力的狀況下,擔心害怕反而成了對手的負擔。
(四)善於運用“知識”
作為一個談判高手,必須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熟練的技巧和成熟的經驗。那麼如何來表現出你的專業才幹呢?
首先就要巧妙地透露你的才能和優勢,當你介紹完你自己,別人也許會完全放棄爭論。換句話說,在複雜的交涉環境中,缺乏專業知識的人隻有聆聽的份,有意見也無從發表。
隻要可能,要確實讓對方明白你在某方麵的專才,且事前準備要充分。若是一項非贏不可的談判,更應該值得你在事前多做些準備工作即有備無患。你若是無法進入狀況,不了解交談的內容的話,上上之策是保持緘默,別試著亂發言論,這樣會遭致更大的損失。
總而言之,不要張揚與虛偽。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要想樣樣精通是不可能的。一般而言,在交涉最重要的專業知識時要懂得如何在恰當的時機發問,並且知道答案是否有所幫助。
據《戰國策·韓策》中記載:申不害平時教人按功授職,自己卻任人唯親。有一天,申不害請求韓國國君昭侯封自己的堂兄官職。昭候不同意,申不害臉有怒色。昭候說:“這種事,我沒跟您學過。您是讓我接受你的請求,封您堂兄官職而廢棄您平時的學說呢?還是推行您平時按功授職的主張,拒絕您任人唯親的請求呢?您曾經教導我的和您現在請求我的,我將遵循哪一種呢?”這番話問得申不害無言以對,狼狽不堪。這不失為一次成功交涉的典範。
(五)努力獲得肯定
當別人對你的立場和觀點及要求給予肯定時,那將使你的談判能力擴張到極限。如何獲得別人對你的肯定呢?表現得像個專家,帶著合理的態度與人交談,自然能獲得對方的合作與尊敬。在交涉過程中,不可輕易承諾超越自己能力範圍的事,嚐試著以對方的立場去了解他的需要,讓他感受到你有能力幫助他。若是忽略這個步驟,很可能平白削弱了你的力量。
當我們與上一級談話時,常因為他的地位造成先入為主的印象,下意識先肯定了他或她所說的話,不自覺的,某些自己的創意,就完全變成了主管的成績。
被肯定的力量存在於各種關係中,不論是政治的、經濟的,還是軍事的、外交的。人們通常十分注重承諾及被肯定,而這在交涉中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在談判中有時勝似荒漠甘泉。
(六)運用道德說服
作為在幾千年傳統文化熏陶之下的中國人,還是十分看重道德的標準。有時道德的力量會約束你的行為,正是人們的道德共識,導致人們判斷事情公正與否的準則如出一轍,隻有極少數人有著不同尋常的生活規範。在現實的談判中,你將倫理道德的約束加諸於人時,這種力量的生效是不可低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