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交流溝通口才操縱術(3)(2 / 3)

即使是某人有合法的力量對付你,你若說:“你可以用任何手段來對付我……隻要你認為是對的。”這悲慘可憐的處境,亦可能為你爭取額外的生機。

總而言之,你所交涉的人中,多數與你的文化背景相同,有著共同的倫理道德基礎,因而這種力量也可以適時適地的予以運用。這也是談判高手的聰明所在。

(七)堅持就是勝利

堅持是能使廢鐵變成黃金的力量。被老鼠啃壞的堤防,足以使大片土地被淹沒。多數的人在交涉中不夠堅持。學著多堅持一會兒,多帶些韌性。

(八)學會說服對方

在談判過程中,很多人過分注重事情的合理性,認為對於合乎邏輯的事情有較大的把握。事實上,邏輯本身並不真正能夠影響人們,甚至是毫無效力,那隻好依靠說服。你若要成功地說服對方,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一定要讓對方了解你在說什麼。你所分析。你所分析的理由、證明,最好是對方親身經驗中印象深刻的。換句話說,你必須以對方的立場來分析。

其次,你所舉的例子、證明要能壓倒對方的反駁。

最後,在努力使對方信服的同時,也得與對方的需求和希望相符合。

在我國春秋時代,齊國大夫寧戚到宋國見宋桓公。他深行大禮之後,宋桓公卻置之不理,顯得十分傲慢。寧戚見此情景,長長地歎了口氣說:“宋國真危險啊!”

宋桓公發話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寧戚問:“您和周公相比,誰更賢明?”

桓公答:“周公是聖人,我怎敢和聖人相比?”

寧戚接著說:“在周朝最昌盛時,周公聽說有人來見他,即使正吃著飯,也急忙把飯吐出來,去會見客人。宋國這樣衰弱,您的王位並不可靠,就算您像周公那樣禮賢下士,有本事的人也不願意到您這裏來,何況您還這樣傲慢呢!宋國的處境難道還不危險嗎?”

宋桓公連忙致歉說:“我沒有治國經驗,先生請不要介意。”

這種說服的典範在古代的春秋戰國不勝枚舉。成功的談判高手都能憑說服來改變對方的態度和意願。

(九)心理戰術

你幫助別人進行談判往往比為自己談判容易得多。因為在為自己進行談判時,任何關節都會給自己帶來影響,對任何情勢都有直接的感受,按人的本性出發,每個人最關心的是自己,從而這種心情的力量使人們承受著異常的壓力,過於重視自己的心情往往阻礙你的談判或交涉。

應該在你每次談判前對自己說道:“即使達不到目的,也不會結束我的生命。”如果這結論是對的,繼續告訴自己:“這也沒什麼大不了。”“誰在乎?”讓自己的心情輕鬆,你可以在意,可是別太在意。

你若是能抱著玩遊戲、比賽的態度來處理所有談判的事物,不論是在談判中或談判後,至少可以獲得以下三種益處:

其一,你將會有更多的精力,任何人對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總是有旺盛的精力。

其二,心理負擔減輕,壓力降低,血壓不會因此而升高,維持了較佳的體重狀態。

其三,你會得到較好的結果。因為心情會影響你的感覺而讓你的力量隨之增強。談判的對手也會因為你自信的態度、愉悅的心情而傾向於你自己。

人類的行為都包含著複雜的心理與情感因素,總是表現為理性與情感的統一結合。因此,談判作為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較量過程,自始至終都有心理與情感的對抗與交流。人性有很多弱點,人們往往由於心理和情感等方麵存在著人性的弱點,導致人們不能做出最優化的選擇。在談判中人們往往容易走入自己的誤區,跨入他人的陷阱。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在他的《傻子出國記》裏就曾以第一人稱的手法詼諧、誇張而又淋漓盡致地描述了談判心理力量的精彩一幕:

“我、譚和船上的外科大夫,在輪船抵達直布羅陀後,上岸去附近的小百貨店去買當地出產的精美羊皮手套。店裏有位非常漂亮的小姐,遞給我一副藍手套,我不要藍的,她卻說,像我這種手戴上藍手套才好看呢。這一說,我就動了心,我偷偷看了一下手,也不知怎麼的,看起來倒果真相當好看。我左手戴上手套試試,臉上有點發燒。一看就知道尺寸太小,戴不上。‘啊,正好!’她說道。我聽了頓時心花怒放,其實心裏明知道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用力一拉,可真叫人掃興,竟沒戴上。‘喲,我瞧您肯定是戴慣了羊皮手套!’她微笑著說:‘不像有些先生戴這手套就是笨手笨腳的。’我萬萬沒有料到竟有這麼一句恭維話。我隻知道怎麼去戴好手套。我再使一下勁,不料手套從拇指根部一直裂到手掌心去了,我還拚命想遮掩裂縫。她卻一味大灌迷湯,我的心也索性橫到底,寧死也要識抬舉。‘喲,您真有經驗!’(手背上開口了)‘這副手套對您正合適——您的手真細巧——萬一繃壞,您可不必付錢。’(當中橫裏也綻開了)‘我一向看得出哪位先生戴得來羊皮手套。這樣戴真大方,隻有老資格才戴得來。’(照水手的說法,這副手套的後衛都‘溜’走了,指節那兒的羊皮也裂穿了,一副手套隻剩下叫人看了好不傷心的一堆破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