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2 / 2)

“大嫂過冬的物什都置辦好了?”

“家裏幾個等著伺候的祖宗,哪裏有這快!弟妹可就享福了,做啥事都有人搭把手,哪像我……”

大山媳婦兒蘭花進門兩年都沒身孕,何大嫂不曉得為這事兒鬧了好些回,今年六月查出有了身子,何大嫂又嫌蘭花懷的不是時候,大山疼愛自己媳婦兒,又幾年才盼來的頭胎,家裏幾個爺們兒都不叫蘭花下地,秋收秋播都隻在家燒燒火帶帶小姑子;生的時候恰好是將要開春,生產和坐月子的東西都得入冬前就準備好,到時候孩子才滿月,說不得春播也下不得地。

“……我那會兒肚子挺得老大還得去地裏幹活,覺著疼了才往屋裏跑,剛進屋就生了老三,連產婆都不用叫,過了三天就得起身給一大家子燒火做飯,哪裏有她那樣嬌貴,生個孩子的歇兩年……”何大嫂說起來就有道不完的苦水。

何大嫂生老三的時候,何二嫂還沒分出去,那時候還是何老娘當家,日子也沒現在好過,正是搶收的時候。

何二嫂剛進門沒多久,她原話是,“我寧願到地裏累幾天,叫公婆曉得我的本事,傻子才在家伺候大嫂做月子,受罪不說,還落不得好,人還當我想躲懶哩!”

銀花懷何傳禮的時候,家裏也正艱難,臨產了還在麥子地裏拔草,連往家裏跑都來不及,就在地裏生了。

這些年雖隔幾年有個年景不好的時候,卻勝在沒有人禍,比起十年前,大田村擴大了足有一倍,四周荒地盡數開成了良田,大家安居樂業,家家日子富足了許多。

銀花聽著,但很少接話。

何大嫂足足吃光了兩碗紅棗甜茶才想起來她今兒來的“正事”。

“……他們家大女兒跟大侄子是同年生的,打小就跟著劉地主一塊兒去地裏收租子,能識字善算賬。我瞅著大侄子是讀書的,也不願意找我們蘭花那樣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村裏姑娘,聽著真真好才應承下來,劉地主一早放了話,要給大姑娘陪嫁二十畝地和縣城的一座院子……”

“大嫂,我們家不缺二十畝地,傳文是長子哩。”銀花斷然說道。

劉地主家裏有小百畝地,在縣城有幾間鋪子和好幾處院子,隻一兒一女,那小兒子是劉地主快五十歲上頭才得的,願意陪嫁一個院子給女兒,未嚐不是打著叫女人就近住著,好幫襯小弟弟的主意。

何大嫂也不知明白不明白,收了別人的禮就上門說和。

銀花在這裏土生土長的過了十幾年,也早早的為何傳禮打算過,隻何家駿想著至少等大兒子做了童生才好,何傳文自己也並沒有開竅,便先放著。

何大嫂被堵了回去,好一會兒才訕訕的開了口,“我不過是幫忙來傳傳話……”

銀花曉得何大嫂為人,若不說的幹脆些,怕這事兒以後就斷不了了,收了別人的禮事兒又不成,大度些的還好,又那些子心眼兒小的,不曉得在背後說多難聽。

“他爹指著明年叫傳禮下場試一試,這兩年怕是都提不成的。”銀花把鉤針放下,歇歇手指,看了何大嫂一眼。

“哎喲,這可真是!”

“大嫂接了這事兒,那隻能勞煩大嫂給回絕了。”

何大嫂臉上就苦了下來,當時收禮話說得滿。

銀花低頭又開始專心勾鞋墊,何大嫂不開口也不開口。

“那弟妹子忙吧,我先回了。”何大嫂坐了會兒,幹巴巴的說了一句就去喊囡囡。

囡囡跟歪瓜、糖球玩的正歡,弄得滿身泥巴點兒,叫了幾聲也不肯應。

何大搜心裏本就存了氣,當即幾巴掌呼了上去,罵罵咧咧的強行把人抱走了。

歪瓜和糖球都有些嚇著,丟下泥巴往銀花邊上靠。

“不怕,這沒什麼好怕的,你們好好玩兒自己的,沒礙著伯娘的事。”銀花在兩人身上拍了幾下,“在外頭要是有人嚷嚷你們倆就躲遠些。”

歪瓜和糖球倆應了,兄弟兩個又手拉手自己找樂子去。

夜裏,銀花把何大嫂這事兒跟何家駿說了。

“十七八歲成親也不算晚,你也別心急。”

“孩子們主意都正,我隻得幫忙遮掩遮掩罷了。”銀花臉上敷著一層自製的蘆薈麵膜,含含糊糊的說道。

以前銀花曾看到一句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有不少人大以為然,銀花卻曉得就算不去管別人說什麼,但那條會讓大多數人說三道四的路必定不是一條好走的路,銀花回去佩服書上的那些人,卻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此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