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狹隘型性格及命運(2)(1 / 2)

3.狹隘型性格的命運

固執狹隘性格主要表現在心胸、氣量、見識等諸多方麵。這種性格在女性身上,要比男性更為明顯,這是由女性思維、理性、生理特征所決定的,這種性格的女人心胸狹窄,見識淺薄。這樣的性格往往導致了她們可憐的命運,然而,俗話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狹隘性格的人主要表現形式是善妒、偏激、自私、愛衝動、愛攻擊等。這種性格有時在處理問題時會顯得力不從心,這樣往往會身敗名裂,對自己一生的命運有很大的影響。

蔣碧微是藝術大師徐悲鴻的第一位夫人,在徐悲鴻的一生中占有重要位置,兩人的結合,可謂才子佳人。對於這場姻緣人們更多的是讚歎和祝願,但蔣碧微性格狹隘自私,而徐悲鴻個性堅強有氣節、能舍小家顧大家。再加之國民黨特務從中挑撥。蔣碧微最終離開了徐悲鴻,投入了國民黨大特務頭子張道藩的懷抱。

蔣碧微出身書香門第,父親蔣梅笙在上海大學教國文,她自小也受過良好教育。

徐悲鴻來到上海後。他從報紙上得知上海哈同花園附設的明智大學征求倉頡畫像的廣告。為了彌補生活的不足,徐悲鴻就畫了一張去應征,結果被錄取了,明智大學的教授們很欣賞他的畫,希望他到該校講美術課,並再畫幾張不同姿態的倉頡畫像。於是,徐悲鴻住進了哈同花園內明智大學的客房。在這裏,徐悲鴻結識了蔣碧微。

後來,他們一起到了日本東京,徐悲鴻整天沉浸於豐富多彩的日本美術中,到處觀覽書畫店,遇到自己所喜愛的書籍或美術品,便不計價錢地買下來。有時,蔣碧微也陪著徐悲鴻去書畫店,但她對藝術根本就不感興趣,往往坐在一邊等他,一坐就是半天。她還擔心他們的錢很快就會花光。她開始對徐悲鴻不滿了。在艱難的環境裏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性格。沒過多久,蔣碧微就覺得自己太天真、太輕率。漸漸地,她感到徐悲鴻的全部身心都放在藝術上,他隻愛藝術,並不愛她。沒過幾年,錢用完了,他們無法再呆下去,隻好打道回府,又回到上海。

為節省路費,徐悲鴻決定棄鐵路走水路,並且買了三等艙的船票。乘坐三等艙的大都是窮苦的勞動群眾,船艙裏也一片黑暗。在貧困中長大的徐悲鴻對此泰然處之。但對於名門出身的蔣碧微來說,和這些“下裏巴人”相處,她覺得難受,有失體麵,總覺得內心非常苦惱。而更使她難堪的是船到天津塘沽口,沒有碼頭,上岸時,中間有段必須涉水而過。徐悲鴻提著行李,無法顧她,沒有辦法,隻好雇個工人把她背上岸。在夫妻二人的世界裏光想著享福而不能患難不能算好夫妻。徐悲鴻是實實在在地愛蔣碧微的,可她哪能理解,可見以她的性格與徐悲鴻分手是早晚的事。

到北京後,徐悲鴻就一頭紮進對藝術的追求中,在這段時間裏,徐悲鴻感充實。但對蔣碧微來說,徐悲鴻在她眼裏沒有最初見麵時那麼有韻味、有情調了,她追求的是那種夫妻間相互廝守的感情,對丈夫的事業她根本不理解,她狹隘的性格,根本難與“視藝術為第一生命”的徐悲鴻溝通。

1919年,徐悲鴻被公費派去法國。蔣碧微同徐悲鴻一同登上了去巴黎的輪船,從此開始了長達8年的留學生活。

留學生活是清苦的,再加上靠徐悲鴻一人的公費供養兩個人,就更困難了,好在當時巴黎物價不貴,生活還過得去。徐悲鴻在巴黎高等美術學校,蔣碧微則在一所學習法文、音樂的學校。有時,他們也去各處名勝參觀。兩人互相幫助照顧,生活還算恬淡、美麗。有時他們也會有不愉快,那仍舊是由於徐悲鴻改變不了癖好導致的,徐悲鴻一遇到他喜歡的書籍、圖片,便要從微薄的生活費來購買,有時因此隻能以開水加麵包充饑。但徐悲鴻甘之如飴,而蔣碧微則時有怨言。顯然二人性格、愛好差異太大。

由於國內政局動蕩,留學生的學費中斷了。徐悲鴻便來到了柏林,在德國生活了兩年,徐悲鴻一麵學畫,一麵省吃儉用,甚至借錢買了大量的精美印刷品,他坐臥在那些書籍、畫片上,感到一種平生從來沒有過的巨大歡樂。但蔣碧微卻坐在一旁,愁眉不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