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本身就是一個封閉的係統,狹隘的空間不知曾讓這個空間中的多少生命和文明在一次次行星的碰撞與毀滅中灰飛煙滅,這就好像狹隘性格的人那封閉的心中被狹隘碾碎的無數美善與良知。
1.狹隘型性格利與弊
眼下大多數家庭都是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陽”。而在狹小單調的空間裏,他們缺乏和同齡小夥伴的群體嬉戲、追逐、遊玩,缺乏與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學習機會,無論是玩具、糖果,還是父母的寵愛,他們都完全獨占。因而,很難培養出“謙讓”、“愛別人”、“互相幫助”、“與別人合作”等精神,也不懂與別人分享的樂趣。心目中隻有自己,極易形成唯我獨尊,“自我中心”的狹隘、自私的性格。
狹隘,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氣量小,比如:心胸狹隘。狹隘性格是許多不良因素的根源,嫉妒、猜疑、孤僻、神經質等不良表現都源於狹隘的性格。狹隘型性格的人普遍存在著心理素質脆弱的現象,究其根源也是心眼小,心胸狹隘。他們隻聽得好而聽不得壞,隻能接受成功而不能接受失敗,稍遇挫折、坎坷和不如意,就出現過激行為,導致對自己、對他人的傷害,給家庭、社會帶來損失。
這一性格的人成長過程中受多方麵因素影響而形成的狹隘心理,已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習和交往,成為其身心發展的障礙。心胸狹隘之人由於氣量小,在學習和交往中極易出現矛盾和衝突,狹隘性格的人思想狹隘,認識偏激。心胸狹隘和見識少密切相連,狹隘性格的人由於很容易出現認識上的片麵性,看問題的絕對化和極端化。偏激認識一旦產生,就固執己見,容不下有悖於自己觀點的人和事。稍不如意就生氣,導致情緒上的衝動性和行為上的莽撞性。有的把攻擊對象指向自己,出現自卑、自傷行為;有的把攻擊對象指向別人,出現暴躁、敵對情緒,導致傷人的過激行為。狹隘性格的人行為狹隘,交往而窄。狹隘和自私類似“孿生姐妹”。狹隘者把目光投向自己,他們唯我獨尊,固執己見,時時處處都從自己的利益出發,在交往中更是極力排斥“異己”,其結果落得了門庭冷落。狹隘性格的人容不下別人比自己強,嫉妒超過自己的人,他們隻願和不如自己的人交往,其結果導致自負心理的增強和交際圈的大大縮小。門庭冷落和交際圈的縮小,必然帶來孤獨、寂寞和空虛的困擾。而孤僻、猜疑等不良心態是造成狹隘性格者命運悲哀的主要因素。
性格狹隘的人由於缺乏友誼與歡樂,交往需要得不到滿足,內心苦悶、壓抑、沮喪,感受不到人世間溫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導致消沉、頹廢;由於對周圍人產生厭煩、鄙視或戒備心理,容易導致無中生有、無事生非、疑心重重。長此以往,自負、嫉妒、孤僻、猜疑等不良心態的消極積累,使原本狹隘的心胸更為狹隘,偏激的認識更為偏激,個性缺陷惡性膨脹,容易導致心理障礙、心理疾病的產生。
孤皇後狹隘善妒在曆史上是出了名的,清朝詩人趙翼曾說:“古來宮闈之妒,莫有過於隋獨孤後者,不惟妒在己,並子與臣之有妾者,亦代為妒之。”這不過是把獨孤皇後的妒看成了一般女人爭風吃醋。實際上,她的嫉妒已超過了這一層。不過她的妒倒給楊堅帶來了政治上的清明和國家的安定與繁榮。獨孤後學識、眼光都好,隻是生性狹隘而絕妒,不容楊堅接近女色。獨孤後嫁給文帝楊堅時才十四歲,她當時讓丈夫發誓:“一生之中不能與除了她之外的任何女人生孩子。”楊堅嚴格遵守誓言,他的孩子全都是由獨孤皇後一人所生,皇帝的私生活如此純真,這在世界史上也是罕見的。因此隋朝後宮佳麗三千,然而形同虛設,文帝“唯皇後當室,旁無私寵”。宮中諸嬪妃宮女,也在獨孤後嚴厲的目光下噤若寒蟬,春心凍結,無人敢冒生命之虞去與皇上調情。
也許是由於獨孤後的狹隘和嫉妒,使楊堅遠離聲色,努力治政,前朝政治升平,人民安居樂業,國勢日益強大。嫉妒是人性格的一大缺陷,如果善妒之人都和獨孤氏有同一出發點也未必不是好事。
狹隘心理是對狹隘性格的人客觀現實的能動的反映,狹隘的性格、狹隘的品格都是他們同環境互相影響的結果。人與環境的交流越多、越廣泛,人的開放程度越大,心胸越開闊;一個人越是生活在封閉、抑鬱的環境裏,同環境的交流越少,思想、胸懷也就越容易狹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