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狹隘型性格怎樣去麵對“選擇”
狹窄的空間範圍塑造出狹窄的心胸,過少知識經驗的輸入導致這一性格的人偏激的認識。所以他們麵對選擇的時候往往在隻見樹木,不見森林。
狹隘型性格的人往往因為知識結構殘缺,眼界狹窄,所以個性偏激,心胸狹隘,他們人情冷漠,心情抑鬱,心理處於失衡狀態。而這種失衡心態又極易造成“意識狹窄”,出現狹隘的思維。
他們常常為了追求“第一”而表現出的孤注一擲,為取得一己私利而付出的全身心的努力,他們極擔心失敗,害怕挫折。為此,他們嫉妒那些能力超過自己的人,敵視與自己展開競爭的人,一方麵他們為維護自己心目中完美的自我形象而表現出自負;另一方麵又為自己現實中的不完美而深感自卑,為掩蓋自己的欠缺而自我封閉,為防止別人的進步對自己構成威脅與傷害而擔憂、猜疑。所以他們雖然竭盡全力,雖然長期經受著多種矛盾、衝突的吞噬與煎熬,也總達不到十全十美的境界。於是,身心失衡,認識偏激,稍不如意即暴躁易怒,帶有強烈的神經質特點。
狹隘型性格的人要正確認識上的挫折經曆。選擇加深自己的閱曆,豐富個人的人生經驗,選擇對能鍛煉自己性情的社會生活,選擇獨立思考、計劃、安排自己的一切,避免把問題想得過於簡單,把解決問題的過程想得過於順利。不要以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姿態參與實踐。要學會深思熟慮,避免做出的決定雖快不準而帶來的挫折和失敗。而麵對因為自身經驗的缺乏,認識的偏激,情緒的衝動而遭受的挫折和失敗,狹隘性格的人不要無限去誇大,出現“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心態。那樣隻會是的自己變得顧慮重重,畏首畏尾。再遇問題,則把事情想得過於困難、複雜。
狹隘性格的人對自己的能力估計不足,對事情感到無能為力。而平時事事爭第一,處處要讚譽的好勝心理又使其在害怕自己的失望、他人的嘲笑和領導的斥責的同時,不得不打腫臉充胖子,其結果必然是緊張的、焦慮的、甚至恐懼的。這都說明狹隘性格者由於見識少、閱曆淺、認識偏激,把挫折、困難擴大化,導致害怕失敗的脆弱、狹隘心理。
狹隘心理的形成有家庭教育的不良影響,有學校教育的不良刺激。但我們不能倒轉曆史,重新接受完美的家庭和教育,隻能從實際出發,立足現實,力求糾正和克服狹隘心理。
加強人生觀教育。狹隘性格的人要明確一個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挖掘生命的潛能,為社會做貢獻。給別人、給後人留下點有價值的東西,有了遠慮則無近憂,把眼光放得遠一些,自己一時的得失就算不上什麼了。隻有把眼光放遠,心胸拓寬,事事從長遠考慮,處處以集體為重,對整體、全局有利的人與事就能容忍和接受了。而隻有把眼光從狹隘的個人小圈子放出去,拋開“自我中心”,就不會遇事斤斤計較,“心底無私”才能“天地寬”。
加強交往,擺正自我位置。前麵已經分析,狹隘心理往往是與“個體與環境間缺乏交流”相關的,交流的缺乏,導致心胸的狹隘,而狹隘的心胸,又造成自我封閉,限製交往的開展,如此惡性循環,個性就在狹隘的坐標係統中進一步強化。為此,性格狹隘者要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和環境,多多去郊遊,增加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機會,擴大自己的交際麵,加深與外界的了解與溝通,更透徹地理解別人與了解自己,增長見識,拓寬心胸。坦誠的態度,寬闊的胸襟必迎來各方朋友互通信息,彼此交流,取長補短,查漏補缺,共同進步。
總之,性格狹隘的人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和興趣愛好。多參加多種多樣的文娛、體育活動,拓寬自己興趣範圍。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在彼此廣泛的交往中,使自己感受人生、學習中的新鮮刺激,感受到生活美好,增強審美情趣,陶冶性情,淨化心靈。在健康向上的氛圍中,增強精神寄托,豐富心理內容,塑造良好的個性品質。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命運走出性格的崎嶇與泥濘,讓人生平坦、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