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海軍司令官彼特爾,見鄭軍已登陸士兵忙於布置陣地,後麵還有大隊人馬尚未登陸,就率領240名殖民軍以猛烈炮火轟擊鄭軍海上船隻,企圖阻止鄭軍後續部隊繼續登陸。但是鄭軍絲毫未被嚇倒,依然前仆後繼地上岸。鄭成功派出一支機動部隊繞到敵人側麵,發起猛攻,打死彼特爾,迫使荷蘭殖民軍丟下118名士兵的屍體,狼狽逃回城堡。接著,荷蘭殖民軍200人,又在一個名叫阿爾通的隊長率領下出擊,結果也遭到迎頭痛擊,狼狽敗退。台灣島上的荷蘭殖民軍本來隻有2000多人,兩次戰鬥損失了十分之一以上,嚇得他們不敢再輕舉妄動了。
在海戰中,4艘荷蘭兵艦用猛烈炮火擊沉了一些鄭軍的船隻,但是他們最大的兵艦“赫克托號”被鄭軍火艇焚毀,另有2艘兵艦也受了傷,隻好退出戰鬥,逃入大海,另一艘“瑪利亞號”見勢不妙,不敢戀戰,匆匆逃往被荷蘭占領著的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上的巴達維亞(今雅加達)去了。
荷蘭殖民主義者大敗以後,不敢再出戰,想用利誘的辦法叫鄭成功退兵。荷蘭在台灣的最高殖民統治者派人來呼鄭成功說,如果鄭成功同意退兵,他願意繳納10萬兩銀了犒勞鄭軍。鄭成功毅然決然地答複說,我們此來是要收複中國的神聖領土台灣,並不在乎金錢。不過他答應荷蘭人,隻要他們肯投降,可以讓他們帶著自己的財物安全撤離台灣,鄭軍不加阻攔和追擊。
仍然不死心,還在眼巴巴地盼望著援軍到來。他據城頑抗,槍彈像雨點一般傾瀉到鄭軍陣地上。鄭成功為了減少部隊不必要的損失,下令築土壘掩護,並不斷縮小包圍圈。
不久,嵌城城牆被鄭軍炮火轟塌,不得已放棄嵌城,把殘兵敗將撤退到附近的一些堡壘中繼續頑抗。他們在撤出嵌城時,在城內四處放火,使全城成為一片烈焰騰騰的火海。鄭成功下令一邊救火,一邊圍攻嵌樓。嵌城內外的漢族人和高山族人趕來奮力救火,幫助鄭軍把火撲滅。但是城內仍有荷蘭人的間諜在偷偷活動,進行破壞搗亂。鄭成功於指揮軍隊圍攻嵌樓的同時,下令對一些披著傳教士外衣的殖民主義分子,一經發現他們有破壞活動,就嚴懲不貸。
從台灣逃到巴達維亞的荷蘭“瑪利亞號”兵艦,把台灣的戰況向荷蘭駐巴達維亞總督忙報,總督立即派出10艘兵艦和700名士兵,由一名司令官率領,前往台灣增援。鄭成功早已嚴陣以待,沒等率領的艦隊靠岸,就先發製人地主動進攻。在激烈的海戰中,荷軍的一艘兵艦被打沉,另一艘被俘,還有一艘被炮火擊中火藥庫,頓時火藥爆炸,全艦炸得粉碎。卡尤見增援受阻,損兵折將,隻好急急忙忙地逃回巴達維亞。
見援軍被打敗,而嵌樓隻是彈丸之地,裏麵儲藏的糧食和彈藥都已不多,真是已到了糧盡援絕的困窘境地。他在萬般無奈之下,隻被迫派人向鄭成功乞求投降。
鄭成功見收複台灣的目的3經實現,就以寬大為懷,接受了荷蘭殖民軍的投降條件,允許荷蘭人帶著他們剩下的武器和財物撤出台灣。至此,被荷蘭人盤踞了38年的寶島台灣重又回到了祖國的懷抱。鄭成功驅逐荷蘭殖民主義者收複台灣的鬥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偉大的愛國英雄鄭成功的業績,將彪炳史冊,永遠為後人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