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領清軍來進攻江陰的是明朝降將劉良佐,他知道閻應元是一員猛將,不好對付,就先到城下喊話,勸閻應元開城投降。閻應元回答說:“我閻應元隻不過是一名小小的典史,尚且不忘故國。你身為大將,握重兵而不能衛國,反而投降敵人,做可恥的走狗,有何麵目來跟我談話!”劉良佐被說得滿臉通紅,隻得悄悄溜走。

清軍調另一員降將李成棟來助攻。李成棟又叫人來招降。閻應充叱責他們說“你們不能殺敵立功,被敵人俘虜後又木以死報國,如今還想拉人下水,勸我投降,你們有羞恥之心沒有?”李成棟等人也隻好灰溜溜地回去了。

清軍見兩次捆降都不成,便加強攻勢,想用武力迫使閻應元開城投降。他們在城外架起大炮轟城,用猛烈的炮火把城牆炸裂多處。閻應元下令用鐵葉包裹門板,再用鐵鏈聯貫起來,擋在裂口處;又把棺材鋪的空棺材征發來,裝滿泥土石塊,擋在城牆裂口處。再運來大石塊,加固城牆。防守幾、十天以後,箭用完了,閻應元想起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下令叫人紮了許多稻草人,乘黑夜立在城牆上,擂響戰鼓,裝著要下城去進攻敵營的樣子。清軍害怕夜戰,趕快調來幾百名弓箭手拚命向城上射箭。一夜之間,義軍就得到了敵人送來的幾十萬支箭。

清軍一時攻不破城,隻好來用長期圍困的辦法。轉眼間中秋節到了,閻應元下令給每個義軍戰士發賞月錢,買了酒和月餅,登城痛飲。許用德會譜曲,他譜寫了一首悲壯淒厲的《五更轉曲》,叫擅長唱歌的戰士引吭高歌。城下清軍中那些投降過去的原明朝士兵聽了,個個流淚抽泣。

清軍害怕曠日持久的戰鬥會發生意想不到的變化,下令在10日之內必須把江陰攻破。8月21日,傾盆大雨下個不停,清軍用油布在大炮上搭棚擋雨,趁著大雨發炮轟了城牆,然後大隊人馬蜂擁而入。閻應元率領敢死隊冒雨跟敵人展開巷戰,殺傷敵人數千。清軍後續部隊排山倒海而來,義軍寡不敵眾,實在無法突圍衝出去。在危急關頭,閻應元躍身前湖,想以死報國,可是水淺沒不了頂,被清軍俘獲,送往劉良佐的軍營。劉良佐見了閻應元,假惺惺地拉著他的手大哭。閻應元掙脫叛徒的手,厲聲說:“大丈夫以死報國,哭什麼!”劉良佐帶著他去見清將貝勒。閻應元直挺挺地站著不肯屈膝,結果被害。許用德和陳明遇在城破時投向火堆,自焚殉難:

閻應元隻是個小小的典史,為了報效國家,敢於承擔起守城重任,以少數兵力,抗拒強大的清軍,堅持鬥爭長達81天之久,使清軍在江陰城下損失了3位王爺,18員大將和7萬士兵。城破以後,閻應元也不投降,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氣節,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將與日月同輝,永遠照耀著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