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商務禮儀須知(2)(3 / 3)

遇上少數不識相的人打起電話沒個完,非得讓其“適可而止”不可的話,說得應當委婉、含蓄,不要讓對方難堪。比如,不宜說“你說完了沒有?我還有別的事情呢”,而應當講“好吧,我不再占用你的寶貴時間了”。

不能詆毀競爭對手

黃先生是某國產品牌汽車4S店的經理,他常對銷售人員說,無論什麼情況下,都要對客戶真誠,厚道,不要惡意詆毀競爭品牌。黃先生為什麼這樣做呢?這是因為他的一段經曆。有一次,一名客戶到4S店看車,黃先生(當時他還是銷售員)很詳細地給他介紹汽車的特點,給他分析買該品牌汽車有些什麼好處,最後打動了客戶,他當即就交了現金訂購一台。然後他對黃先生說:“可以試駕一下嗎?”黃先生說當然可以啊。於是他們坐上車,啟動了,沒料到客戶居然開出不遠停在了另外一家品牌汽車4S店門口,走下車,對那家店的人說:“我就買這部車了!”

接著,黃先生才得知,這位客戶剛才也到這家店看車,順便問他們“你們覺得××車(黃先生店裏賣的車)怎麼樣?”對方說:“那車你千萬不要買,今天買,明天就來修!”這種惡意詆毀讓客戶覺得太不厚道,而到了黃先生店裏,黃先生沒有說一句競爭對手的壞話,全部都是客觀分析汽車的優缺點,讓客戶覺得在他這裏買車很放心。客戶說:“為了競爭,他們可以那麼誇張地詆毀對手,我很擔心,他們難免對客戶也不會太友好!”

詆毀競爭對手,你會給客戶留下惡意競爭的印象。而且,這樣做容易使人產生“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懷疑。貶低、詆毀競爭對手,更多的時候起到的是相反的作用。

筆者曾經曆過這樣的事。前段時間,筆者想買台筆記本電腦,就到中關村“掃價”——問價格。心裏預想的是,幾個品牌中,同樣配置的筆記本,哪個便宜就買哪個。連續問了幾個鋪點,價格都差不多,最終筆者確定了某品牌一個型號的筆記本。在展示時,那位銷售員展開巧舌,大誇自己品牌的好,說得“神乎其神”的,什麼經過哪些試驗,在哪些極端環境下使用等。同時,他還不忘貶低其他品牌,在他看來,那些筆記本簡直就不算筆記本。

這讓筆者有些猶豫了,你說得那麼“邪乎”,為什麼就我一個買主呢?而你詆毀的品牌那裏卻有不少人在詢問呢?再說,我的很多朋友也在使用你詆毀的筆記本電腦,但並沒有你說的那麼爛呀?考慮再三,筆者決定不在他那裏買了。

向客戶推薦產品時,把競爭對手的產品貶得一文不值,如果恰恰客戶就是競爭對手的忠實用戶,你的做法隻能讓客戶對你產生嚴重的不信任。真正會銷售的人,從不把自己當銷售人員,隻給顧客推薦合適的產品,更不會去詆毀競爭對手。

婁先生夫婦經營著一家家紡店,雖然店不大,但生意卻是當地最好的。這與他們的經營理念是分不開的。他們的經營理念,就是“從不把自己當銷售人員,隻給顧客推薦合適的產品,更不會去詆毀競爭對手。”他們會根據顧客的喜好和經濟實力,推薦適合他們的產品。比方說,店裏賣的蠶絲被,婁先生夫婦一般都會推薦客人選擇三四斤重的,而不是五六斤重的,雖然後者的利潤會多一點。婁先生說:“三四斤重的被子可以蓋三個季節,春、秋季直接蓋一條,冬天再在這條蠶絲被上加一條被子就可以了。而五六斤重的被子不是最實用的,隻能在冬天蓋蓋。”

當顧客問:“某某牌子的家紡怎麼樣?”婁先生夫婦的回答是:“是個老牌子了,挺好的!”當然,不是任何一家競爭對手的東西都是好東西啊,遇到這樣的情況怎麼辦呢?婁先生夫婦的原則是,教給顧客如何識別產品好壞的方法,培養顧客一雙明亮的眼睛。他們每次都會耐心細致地給顧客上課,什麼樣的麵料不會褪色,什麼樣的羽絨被不會脫毛等。判別知識教給了顧客後,他們也不急著推薦自己的產品,倒是很樂意讓顧客們到各家去轉轉。“不買我們的東西不要緊,但是一定要買到貨真價實的好東西。”婁先生說。

做個有風度的談判者

在任何談判中,禮儀都頗受重視。這是因為,在談判中以禮待人,不僅體現著自身的教養與素質,而且還會對談判對手的思想、情感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而一位有風度的談判者,往往更能影響談判對手。怎樣才是有風度的談判者呢?一般認為,注重儀表風度、講究語言藝術、禮待談判對手的人就是有風度的談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