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他人手機號碼時,應確保準確無誤。如果口頭相告,應重複一兩次,以便對方進行驗證。若手機號碼改動,應及時通報給重要的交往對象,免得雙方的聯係一時中斷。有必要時,除手機號碼外,不妨同時告訴對方其他的聯係方式,以有備無患。
2.放置在常規位置。
手機在不使用的時候,可以放在公文包裏,或者上衣口袋裏。這樣,取用時方便,又合乎禮儀。不要將手機掛在衣內的腰帶上,否則,撩衣服取用或觀看時,即使不使自己與對方“赤誠相見”,也是土得掉渣的行為。一般來說,也不宜將手機放在褲兜裏,這樣會影響衣服的整體外觀。而且,當你坐著時,掏取手機會很不方便。
此外,不要將手機握在手裏,放在桌上,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麵。將手機握在手裏,會給人談話不用心的感覺;而放在桌子上,或是掛在上衣口袋外麵,都有炫耀之嫌,手機就是通信工具,有何可炫耀的。
3.給他人打手機的禮儀。
首先,在能打座機的時候,不應打手機。其次,與打座機相似,給別人打手機,首先要想到,這個時間他(她)方便接聽嗎?並且,要有對方不方便接聽的準備。接通後,要注意從聽筒裏聽到的回音來鑒別對方所處的環境:如果很靜,應想到對方在會議上,有時大的會場能感到一種空闊的回聲;當聽到噪聲時對方就很可能在室外;開車時的隆隆聲也是可以聽出來的。有了初步的鑒別,對能否順利通話就有了準備。但不論在什麼情況下,是否通話還是由對方來定為好,所以“現在通話方便嗎?”通常是撥打手機的第一句問話。
4.公眾場合使用手機的禮儀。
在會議中、和別人洽談的時候,應將手機關掉,起碼也要調到振動狀態。這樣,既顯示出對別人的尊重,又不會打斷發話者的思路。
在餐桌上,關掉手機或是把手機調到振動狀態也是必要的。避免吃飯當中,手機鈴聲大作,影響大家的吃興。
在樓梯、電梯、路口、人行道等地方,不可以旁若無人地使用手機,應該把自己的聲音盡可能地壓低一下,而絕不能大聲說話。
注意手機使用禮儀的人,不會在開車中、飛機上、劇場裏、圖書館和醫院裏接打手機,就是在公交車上大聲地接打電話也是有失禮儀的。
5.手機短信。
不要一邊和人說話,一邊查看短信,這是不尊重人的行為。給他人發短信,應該和當麵談話或者通話一樣重視文明。正如文如其人一樣,你發的短信,意味著你讚同至少不否認短信的內容,也同時反映了你的品位和水準。所以,不要編輯或轉發不健康的短信,特別是一些帶有諷刺偉人、名人甚至是革命烈士的短信,更不應該轉發。
電話禮儀的禁忌
電話、手機是商務交往中不可或缺的通信工具。通過電話或手機溝通,除了無法親眼見到對方,和麵對麵的談話相差無幾。但正因為“隻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特性,人們在接、打電話或手機時要更加注意,不觸犯電話禮儀的禁忌,以免給人留下沒素質的印象。
以下電話禮儀的禁忌,大家應了解,切莫犯忌:
無論接聽電話還是手機,決不可以“喂”或者“你找誰呀”作為“見麵禮”。特別是不要一張嘴就盤問對方的“底細”,一個勁兒地問人家“你找誰”、“你是誰”、“你有什麼事”等。
不可冒失地說上司在場或有空,也不要輕易讓上司接聽電話,先弄清對方的身份和用意;盡量不要使上司受無意義的電話打擾,但對於自己不了解的人或事情不能輕易表態,尤其是否定,應有不拒絕任何可能的機會的意識;上司如果不在場,要有禮貌地請對方留言,不要簡單地回絕對方;上司如不接電話,應該設法圓場,不讓對方感到難堪和不安。
如果對方撥錯了電話,即使耽誤了你幾分鍾的時間,也不可發脾氣“耍態度”。確認對方撥錯了電話,應先自報一下“家門”,然後再告之電話撥錯了。對方如果道了歉,不要忘了說“沒關係”,不要教訓人家“下次注意點兒”、“看仔細些”。
在通話過程中,不要對著話筒打哈欠,嚼口香糖,或是吸煙,也不要同時與其他人閑聊。這樣,對方會認為你不尊重他。
在通話時,如果自己正在開會、會客,不宜長談,或另有其他電話打出來,需要中止通話時,應說明原因,並告之對方:“一有空閑,我馬上打電話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