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1 / 2)

孫福是個厚道人,有意培養她成為豐州城裏有名望的繡娘,而李輝仿佛與孫福、張念都有些嫌隙,並不肯答應。宋子玉思起上午在尚宜軒裏的情景,端起針線筐坐到窗邊,認真思索起來。

背井離鄉,隻為圓一個繡娘夢。一路平安到達豐州,並且得到張家的照拂已經出乎宋子玉的意料。與尚宜軒的合作遇到困難,宋子玉不僅不覺得焦躁,反而鬆了口氣。這才是真實的生活,有起有落,有苦有甜,讓人心裏踏實。

一意與尚宜軒合作則結果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孫福強勢,為她拿下最有利的分成。另一種是李輝強勢,給她一個難以忍受但是剛好可以接受的底線。帶著暑氣的熱風從窗子外麵吹進來,撩起宋子玉額前的碎發,漸漸綻出一個輕淺而自信的笑意。

楚長福曾教她,所有的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筐子裏。楚長福的話從來沒有錯過。宋子玉慢慢解開一團團色澤豔麗的絲線,下幅繡品要繡成什麼樣的?

時間緩緩流逝,吹進來的風漸漸變得清涼。窗外的光線暗淡下來,宋子玉揉揉眼睛收起繃子針線放回針線筐裏。起身走到院子裏,隻見日頭沉在西邊,紅彤彤的一團,嵌在無垠的靛青色裏顯得孤單而蒼美。

小丫鬟碎步跑來,衝她說道:“宋姑娘,夫人差我叫你到前院用晚飯。”

張老太爺、張開和張夫人都已就坐,宋子玉的目光掃過張淑薇的座位,空空無人。“張小姐呢?”宋子玉坐到下首,問張夫人道。

張夫人淡淡地答道:“我讓翠屏叫她去了,一會兒便來了。”話音剛落,隻聽一聲脆脆的聲音響起:“老爺,夫人,小姐來了。”門簾被一名漂亮伶俐的丫鬟掀開,一名生著圓臉的小姑娘隨後走進來,目光落到坐在下首的宋子玉身上,眼中閃過一抹鄙夷。緊接著坐到張夫人身邊,軟軟地喊了一聲:“娘。”

“乖薇兒,餓不餓?”張夫人仿佛沒看到張淑薇看向宋子玉的目光,慈愛地為張淑薇桌前鋪好餐布,便喚丫鬟傳飯上來。

大戶人家講究食不言,一頓飯吃得很是安靜,幾乎與之前無甚差別。除了張淑薇屢屢朝宋子玉看過來,每當宋子玉把筷子伸得遠一些便發出一聲低低的輕哼。宋子玉與她目光對上時便微微一笑,對不上時便自顧吃飯。

不說芬姨娘的事並沒有她從中作梗,就算有也不過是沒堵住芬姨娘的嘴,叫她說出不該說的話。況且她交了份子錢,這桌上有她的份例,她想吃什麼便吃什麼。理直氣壯的態度直讓張淑薇氣悶,不過幾回便再也不看她了,倒叫宋子玉的下半頓吃得甚是舒坦。

飯後宋子玉行過禮後便回了房。張夫人不問她芬姨娘的事,她便也不必主動開口,倒顯得此事有她摻和似的。與往常一般過了幾日,張夫人的態度逐漸緩和下來,一日午飯過後留下宋子玉,溫和地道:“子玉這幾日都沒出門嗎?”

宋子玉點點頭道:“天氣熱,出去曬得慌,便每日在房裏待著。”

“我聽翠屏說你常常抱著針線筐不離手?在繡什麼呢?”

“沒繡大件,隻不過繡了幾個小玩意練手。”宋子玉說道,從腰間解下一隻繡著桃花的粉色香囊,遞到盯著它看了許久的張淑薇眼前:“夏日蚊蟲多,我便做了一隻熏蚊蟲的香囊,才剛配上身,薇小姐不嫌棄的話就拿去玩罷?”

張淑薇別過臉去:“你戴過了才給我,我不要。”小臉埋在張夫人的肩膀後頭,仿佛很不屑一顧。沒過多久又探出頭來,圓圓的小臉有些發紅,盯著宋子玉手裏的香囊看個不停。惹得張夫人直發笑,把她抱到腿上道:“還跟你宋姐姐置氣呢?”

“那天的事原不幹你的事,隻是你初來乍到,我若不嚇唬嚇唬你,隻怕你要著了那位的道兒。”張夫人沒有過多解釋,淡淡地說了一句,便逗張淑薇道:“別扭的小丫頭,還不快接過來,謝謝宋姐姐?”

張淑薇直瞅著宋子玉,就是不接。宋子玉不由笑了,想了想,垂下眼道:“那天也有我的不是。夫人是家裏的主母,不論行事如何都沒有芬姨娘置喙的道理。我沒有製止她是我不對,請夫人看在我年幼的份上不要與我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