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若有所思(2 / 3)

他們入了成都後,劉備奉他為軍師將軍,並且給了他一座官邸;但龐統既覺得自個兒與苓兩人居住,不需這般寬闊的官邸,於是委婉謝絕,並拿著劉備所給的賞賜,距離宮闈就近租了宅子住下,無論格局、大小,皆與江陵那兒相去不遠。

不知苓ㄚ頭今兒個晚,又煮了什麼好菜等著他了?

“我還先不回去,主公請我跟你談完事兒後,再去議事廳找他一趟。”

想不到劉備居然願意等待他們兩個說完話。要知道他們兩人通常一說上話就停不了的。“主公對咱們……真是太寬容了呀。”

“誰叫主公視咱們倆為左右手呢?”孔明牽起他,“時候真不早了,你也該回去了吧?這兒山明水秀,你好生調養,興許還能再向老天多借些時日呢。”他指了指天際,仰起頭來,尋找起龐統的將星。

龐統亦是抬起眼來;隻見自個兒的將星就在劉備旁邊,像是被劉備的光芒掩蓋似的,幾乎快要瞧不見了。他隻是淡淡一笑,輕聲附和著。“是啊……”

劉備得了成都後,除了安排心腹接任要職外,其餘官職,仍照原來一幹川內遺臣,並不多做更動。

原劉璋麾下之遺臣雖獲錄用,但仍不時聽聞那班遺臣,似乎仍念著前主劉璋;法正乃奏請劉備,將先前戰死之蜀地將領屍首遷回成都安葬,不僅以昭仁義風範,更可收麾下群臣之心。

劉備大喜,遂命法正全權處理此事;法正將此事辦得極為隆重,不僅將先前遭刺或是戰死的諸將全都挪到成都來安葬,甚至還打算集資建造一座祠堂,以撫慰這群蜀將英魂。

其中最要受到禮遇的,興許就是遭龐統用計射殺的張任了。

而這樣的禮遇,卻是差些亡於他埋伏之下的龐統所要求的;若隻論將才,稱張任智勇兼備,當一點兒也不為過。雖然最後依然是龐統技高一籌,但對於他,龐統依然讚譽有加。

“若非留他則雒城難取,而我素聞張任不僅能征善戰,且忠肝義膽,不然我還真想使主公得此良將。”龐統聽聞法正奉命將張任遺骨遷來成都,還曾特地撥空,前往拈香致意。

聽說張任妻子早亡,家中隻餘一幼子,但當劉備往複張任家中探視時,張任之子卻已不知去向,令劉備不禁喟歎,難掩傷感。

黃權走入這塊墓地;此處正是法正差人看過風水,特地空出,用以安葬這群戰死沙場的英魂們。許是法正的私心,好友張鬆雖稱不上是名武將,卻也因劉備入川而死;劉備亦感念這位張別駕曩昔相助,遂一同安葬於此。

他睨了張鬆的墓碑一眼,而後淡然走過,彷佛沒看見;黃權向前走去,而雙眼,就定睛在最裏頭那塊墓地。

那兒底下埋的,就是張任。而張任墓碑前頭,卻已經跪著一名年輕男子。

那人一身黑衣,披著麻,彷佛替張任戴孝;他默默拈香,朝著張任拜了又拜,暗自啜泣;旁人見了,亦要忍不住為他掬起一把同情淚。

黃權在後頭看著,傷心的落下淚來;望著眼前那簡單的墓碑,想起了張任先前奉了前主劉璋之命,率軍嚴守雒城那幕,他怎麼想也想不到,會有像現下這般,前來墓前,給他憑吊的一日。

“世伯……”那名男子回過頭來,舉袖拭淚。

“澧兒……”黃權來到那名男子身旁,慈愛的拍了拍他。“我知道你心底哀痛,但這便是身為人臣的宿命,要怪,隻怪為何咱們不能生在一個太平治世;隻怪咱們主公太弱,無法在這樣的時局立足啊……”

張澧倏地回過頭來,雙手緊握成拳,“不,世伯,怪隻怪……爹技不如人,中了那龐統巧計,原本欲算計於敵,卻反而遭到了對手算計。”

“澧兒,你……”黃權聽了他這番話,不禁感到驚愕不已。眼前的張澧氣勢驚人,宛若一頭盯上獵物的猛虎,令他心驚,更令他摸不清張澧心底,究竟做何打算。

張任雖是劉璋麾下一名大將,但與其它同僚、群臣間,並無太多交集,而張任平日生活刻苦,家境亦不甚富裕,平時鮮少招待同僚到家中作客。因而雖然朝中大多知道張任有個兒子,見過的人卻不多,更遑論與張澧熟識了。

黃權與張任乃是至交,張任的死訊傳回成都後,張澧頓失依靠,這才前來投奔黃權;他二話不說,立刻收留了他,同僚來到黃權家中,偶遇張澧,黃權隻稱他是友人之子,因友人不幸亡故,這才由他收養,並未交代太過仔細。

而,這份說法,卻是張澧主動請求的。

黃權不由得脊骨發涼;早在張任出仕於劉璋前,他就與張任熟識,算來也可說是看著張澧長大的。張澧看起來十足憨厚,五官樸實,與張任那勁瘦外表大不相同;但那工於心計與內心城府,卻是青出於藍,而更有過之。

張澧打小習武,但對兵法謀略卻是一竅不通;習武對他言也隻能算是強身健體,危難時足以自保罷了。他對從軍這條路,倒是沒什麼興趣。

隻是從他現下的那眼神來看,黃權恐怕要對這點改觀;那是充滿鬥誌的神情。

“澧兒,該不會你……”

“世伯,請讓澧拜那龐統先生為師。”張澧豎起眉來,向黃權躬身請求著。

“等一等,澧兒,你究竟做何打算?”黃權此刻心底的震驚直不能用筆墨形容;說來龐統可是張澧的殺父仇人啊!他不僅看起來全然不恨,反而要拜龐統為師?

“報仇。”寬厚的唇隻吐了這兩個字。他褪下喪服,將之掛在臂上,而後堅定的,踏離了這塊墓地。

他要報仇。

但他要所選擇的,並非是常人之法。

劉備、龐統毀去的,不隻是他的爹親,更是劉璋所建立的這塊川蜀,即便他亦清楚,若劉備不取川蜀,那東川張魯,甚至是背後的曹操,不管是哪一方都對此處覬覦已久;今日不滅,明日呢?劉璋所治理的西川,終究要拱手讓人。

爹親身為劉璋麾下大將,為人臣最要緊的便是替主君盡忠;爹親戰死沙場,就算是中了對手計謀,也算是死得其所……隻是,爹親生前頗為自負,認為川蜀一帶若論將才、謀略,無人可與他匹敵,可人外有人,誰知一個名滿天下的鳳雛軍師,不僅將他的性命奪了去,更是以高父親一籌的謀略,令他一敗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