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貴人相助(2 / 3)

老樵夫姓鄭,她問了他名兒,但老丈人隻是搔了搔頭,靦腆一笑;他說他沒名字,而平常自個兒以砍伐、撿拾柴火度日。這山間還有幾間獵戶,相隔甚遠,但也算得上是鄰居;幾戶之間偶有交集。有的看他年紀大,就直呼他老鄭,也有的知道他以砍柴維生,便叫他鄭柴或柴鄭的;他人本就隨和,也就由著他們叫去。

老鄭年過五旬,身子還挺硬朗;靜韜問了他有無家人、妻兒,他隻擺了擺手,麵帶哀戚,靜韜見狀,連忙致歉,知曉這是別人的傷心事,便不敢再多問了。

老鄭帶著她們回到居所,讓靜韜先給苓重新包紮,勉強換了點藥,這才聽見了靜韜餓得肚子直叫;他沒多說,隻是默默的蒸了幾個饅頭,而後給了她一個。

老鄭望著兩人,微微一笑,“妳們兩個人,長得滿像的。”

靜韜有些不好意思的抹了抹臉,“咱們長這麼大,這還是頭一回給人說我們兩個像呢;哎呀,我比較愛吃,所以生得胖些;姊姊她眉清目秀的,比我好看多了。”

老鄭隻是笑,隨手抓來幾根柴火把玩;這間小草屋長兩丈,寬約一丈有餘,一口土窯、一張床榻,再來就是一些他砍回來堆放的柴火了,三個人待在裏頭,小歸小,但總是個遮風避雨的地方。見他沒說話,靜韜鼓了鼓頰,還想再問問,可那老丈卻是一把丟開柴火,抬起眼來。

“張姑娘……妳們兩姊妹,到這兒來幹些什麼?”老鄭撫著白須,為此感到有些好奇;特別是兩個人不僅受了傷,而且還不是普通的擦傷、瘀傷,而是箭傷。

靜韜為之一窒,考慮該不該向他吐實;隻是轉頭想了想,又覺得這其中曲折,一時半刻難以講明,隻得含糊搪塞幾句。“唔……這說來話長……”不管他信或不信,總之先給個遭仇家追殺,不幸落難的理由,勉強交代做數。

“原來是這樣。”老鄭點了點頭,毫不猶豫便信了靜韜的話。看老丈全盤信任,反倒讓扯謊的靜韜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妳姊姊傷重,又燒得厲害;這樣吧,我進城賣個柴火,順道給妳姊姊抓點藥來。”他徑自斟酌著,抄起斧頭,將柴火以麻繩捆緊,打算即刻上路。

“老伯……”靜韜趕緊跪在地上,朝老鄭拜了幾拜,“咱們素昧平生,老伯待我們姊妹倆這麼好……此等大恩大德,靜韜沒齒難忘!”這老樵夫何止是她們的貴人呀,簡直是活神仙了!

“張姑娘妳別這樣,快起來吧。”老鄭一臉惶恐,趕緊將靜韜攙起,“對了,張姑娘妳腳傷了,這兒還有點傷藥……”他指了指米缸旁的木箱,“妳拿些去敷,會好得快些;鍋子裏還有個饅頭,妳姊姊要是餓了,就拿給她吃,不用客氣。”

靜韜感動得直掉淚,老鄭拍了拍她的頭,像個父親似的。“老實說……”老鄭抹了抹那張皺折滿布的老臉,咧開嘴笑,“我曾有個女兒,要不是因為打仗……”他望了靜韜一眼,而後落寞的別開頭;將那捆柴火背在背上,舉起斧頭來。“大概也就跟張姑娘妳差不多歲數,唉……”

“老伯……”原來是將她當女兒看待了;靜韜舉袖拭淚,竟是情不自禁的,也想念起那闊別半年有餘的阿爹。

“就當我這老家夥發發牢騷吧。”他擺了擺手,“姑娘記得把門帶上,我回來的時候會喊妳,妳再給我開門就行了。”他側著身子,出了那道窄小木門,靜韜送他出門,這才回到草屋內,將門帶上。

“打仗……兵災嗎?”靜韜慶幸自己沒給老鄭坦白,不然又得碰著他老人家的傷心事了。她踅回床畔,探了探苓額際,“季姊……”她解下壓在季苓腰際的巾帕,從木桶裏舀些清水洗淨血汙,這才敷在苓的額頭上。

“老伯去給妳抓藥了,妳一定會好起來。”靜韜握了握她的手,不斷的給她鼓勵;著急不安的心思,也終是放了下來。

兩大寨依龐統計策,設祭招魂,全軍將士披麻,遙望西方而哭,滿營上下,表麵一片哀戚。

要先瞞騙敵軍,得先騙過自己人;劉備命人準備一口棺木,據說是找著了滾落山坡下的龐統屍首,並將此棺擺在帥帳內,將帥帳置為靈堂,供諸將吊唁。

龐統軍師“已死”,劉軍上下群龍無首;劉備強忍悲痛,一麵命將士嚴守大寨,仍親擬書信,交付馬良,回荊州請孔明軍師入川,共議收川之計也。

走入帥帳,那口棺木僅蓋了一半,一旁燭火通亮,白幡輕飄,伴著夜風冷冽,卻是道不盡的哀戚。

魏延走入靈堂,吩咐左右緊守帳門,不許閑雜人等接近,這才踏著沉重步伐,來至堂前,拈香頂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