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鳳雛思維(2 / 2)

“讀透了。”

“先求知己再求知彼。想要百戰而不殆,那可是一門高深學問哪。”龐統愉快的敲了敲門板,“我除了教妳一些道理之外,還要教妳些別的;妳既然已是我的徒弟,我就不會藏私,妳放心吧。”他轉過身,徑自走遠了。

靜韜吐了一口氣,揚起笑來,亦是踏出書房,追上龐統步伐。

“所謂的戰術,說來說去,就隻有一種。”龐統搖頭晃腦,口中念著的,還是那句老話。

靜韜蹙起眉來,心下雖然疑之,但仍是提筆在紙上先寫了再說。“師傅,我有疑問。”

龐統微微一笑,揮手賜權,“想問什麼就說吧。”

看見龐統那抹笑容,靜韜就知道,他早猜著了她所問為何。“為什麼昨天、前天,你所教的東西,好像都隻有一種?”兵法、謀略、戰略,今兒個又是戰術。都隻有一種的話,那人人都是軍師了不是?

“兵法是為正,謀略是為奇;戰略是為謀國,今兒個說的戰術,實乃‘消耗’。”龐統先把他該說的話給說完,這才來回答靜韜的問題,“妳問為什麼都隻有一種,這是個爛問題,也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問題。”他揚起一指,來到桌案麵前落了座。

龐統說話一向有種無理而妙的味道在,靜韜聽了幾日,也該有些習慣了,“那究竟是個好問題,還是個爛問題?”

“要看問的人怎麼去想。”將一綹不聽話的發絲勾回發頂,“兵法為正,代表帶兵之法,樸實無華。以眾擊寡、以多勝少、以備攻其不備,這是用兵之法,也就是正攻。

“謀略為奇,則與正攻相反;以少勝多、以寡擊眾,個中要領,便是以己之長,攻敵所短也。哪,我問妳,當年赤壁一役,咱們合東吳之兵,亦不過十萬,以此力抗曹操八十三萬大軍。先不論戰術高低、長江天險,還有我的連環、火攻之計。妳想想,以一倍之兵,攻近十倍之敵,有可能成功否?”

“不可能。”光用唾沫都要把她們給淹死了,又何須打呢?

“但是咱們打贏了。”龐統得意又驕傲的說著已成的事實。“這就是奇!若以正攻,就算咱們每個將士,皆有關、張二將軍之勇力,也未必能贏,但若用奇術,則可以寡擊眾,以少勝多也。所以我才告訴妳,兵法為正,謀略為奇。”

“那‘消耗’又是怎麼一回事兒?”

“先說說戰略吧。”龐統瞧了一眼她在紙上所做記的筆跡,甚為滿意的點了點頭,“戰略是為統籌每回發兵的目的,而這目的,絕不是擊破敵軍將士,或是打下幾座城池便罷;真正的最終目的,在於謀取敵國。而戰術……”

“打個比方。兩軍對壘,左右兩邊兵馬各一萬,假設雙方條件皆相等,惟有一點不同,左方兵糧僅隻十天,而右方則有二十天,妳想,誰會先進攻?”

“兵糧少的那一方。”

“對,兵糧多的那一頭則要盡力延長時日,耗其兵糧,這就是戰術,拖延之計;說穿了,就是消耗。”

“消耗敵人糧草、士兵數量、錢財,甚至是兵器、箭矢的方法,就是戰術;哪邊條件多,哪邊就占優勢,將士作戰的時候,就是在消耗這些東西,饒是不打仗,隻是行軍,也是消耗。

“就因為如此,孫子才言:出征但求速勝。所以好的軍師、將領行軍布陣時,就是為了減少我方消耗,擴大敵方消耗,製造出我方優勢來,以求戰術上的勝利。”

龐統看著靜韜不斷做記,十足認真的模樣,對於這個徒弟,總算是完全放了心;這孩子確實聰明又機靈,經他當日一激,放下傲氣與那自負神態後,虛心受教,反而能將他所言全都聽進去,並且還能加以融會貫通。

孔明啊孔明,他可真給他找了個好徒弟啊。龐統看著她停下筆來,像是若有所悟,“一層一層……師傅,退敵人之兵,先求戰術勝,而後謀敵方之國,是為戰略勝,沒錯吧?這其實是一上一下的關係。”靜韜指著自己的記述,進一步推導出這樣的結果。

龐統笑得欣喜,“欸,妳怎麼先把師傅的話給搶了去?”,果真機靈!不愧是靜韜啊。

靜韜微微一笑,翻了翻衣袖,在紙上再記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