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關愛生命,讓健康與我們同行(2)(1 / 3)

那些把個人得失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過分計較的人,就容易給自己帶來憂愁。想得到一樣東西而沒得到,會有“患得之憂”;得到的東西又怕失掉,是“患失之憂”,已得到的東西失去了,則陷入“已失之憂”——得也憂,失也憂,進也憂,退也憂,一天到晚就全被憂愁困擾了。這樣的人不會有什麼快樂可言,也永遠品嚐不到輕鬆的愉悅。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隻有短短的幾十年,而我們消費了很多不可能再補回來的時間,去愁一些一年之內就會被所有的人忘了的小事。這樣不僅浪費精力,也是在浪費生命。

智慧感悟:當你經曆了許多的人,許多的事,曆盡滄桑之後,你就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不可以改變。美好、快樂的事情會改變,痛苦、煩惱的事情也會改變,曾經以為不可改變的,許多年後,也會在歲月的雕刻下變得麵目全非。而當你在未來的某一天回想起曾經的煩惱時,也會不禁啞然失笑。所以要學會達觀的處世,要學會保持心情愉快。有了快樂的心情,一切煩惱都會煙消雲散,健康自然會與你常相伴。

每天都堅持做些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健康就是財富。

伏爾泰說:“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身體健康的保證。一個人長時間不做體力活動,身體得不到鍛煉的同時,思維也會變得遲鈍。

最新的研究資料表明,都市人健康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運動不足,平均30歲體力就開始走下坡路,40歲以後體能更是亮起了紅燈。該調查研究的項目是進行3分鍾登樓梯、脂肪測驗、仰臥起坐、身體前曲以及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耐肌力和柔軟度的身體健康測試。參加測試的很多人爬兩三層樓梯就氣喘籲籲,彎腰時手指隻能碰到小腿肚子。調查發現,完全不運動者高達28%,而身體健康的幾大要素檢測正常者都不到10%,被檢測的人普遍存在活動量不足、體能不佳、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健康隱患。

要克服以上隱疾,我們就必須運動。生活中,那些喜歡運動的人,大多朝氣蓬勃,精力充沛。

美國西部某鎮上有一位長壽老人,已過百歲的他每天都從家裏步行兩站地到公園去散步。

一次,鎮長在公園裏偶然遇見了這位百歲老人,他上前恭敬地問道:“先生,您是我們鎮上年齡最長的人,可您的身體和精神看上去卻很年輕。請問您保持長壽的秘訣是什麼?”

“哦,鎮長先生,我沒有什麼秘訣,我隻是比別人更注意運動而已。從年輕時就注重鍛煉,每天都做一點運動,風雨無阻,也許這就是我長壽的原因吧。”

每天堅持運動,這是百歲老人告訴鎮長的長壽秘訣。可見,每天做一點運動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人會說:“我很忙,沒時間運動。”或是“我不喜歡運動。”諸如此類的話。

事實上,從健康的觀點來看,惟一不能運動的正當借口是身體有病,真的不能動了。換句話說,如果不運動,就等於是在傷害自己。因為你失去了一種最簡單的能讓你感覺快樂、平靜、不急躁的有效方法,也說明你對自己不夠用心,讓自己患上本來可以避免的疾病。

有規律的運動能釋放體內的內分泌,對腦部有鎮定的作用,對人的身體也有好處。我們在運動之後,就不容易為小事在意,過去困擾我們的事現在對我們的影響少了。就算真的遇上一些棘手的事,我們也能輕鬆地處理。

不過,運動確實需要花一些時間,但無論如何,比起生病或待在醫院所花的時間要少很多,何況一個人運動後每天的精力與能量都會十分充沛。此外,比起每天在家中花精神生氣、嘮叨,運動所要花的精力實在太少了。

智慧感悟:每天堅持做一點運動,對你有百利無一害。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工作等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比如練習太極拳、參加球類運動等,最普通的一種方式就是散步,這是大多數人都能做到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方式既科學,又非常有效。想想看,你隻不過花了一點點固定的時間來做運動,你的生活就變得順暢、有效率而且不容易生氣,還有助於身體健康,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珍惜生命是種態度

生命是上蒼賜予我們的禮物,隻有懂得生命的珍貴,才更能深刻地感悟到活著就是幸福。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羅勃·摩爾在一艘美國潛艇上擔任瞭望員。一天清晨,潛艇在印度洋水下潛行,他通過潛望鏡看到一支由一艘驅逐艦、一艘運油船和一艘水雷船組成的日本艦隊正向自己逼近。潛艇對準走在最後的日本水雷船準備發起攻擊,水雷船卻已掉轉船頭,朝潛艇直衝過來。原來空中的一架日機早已測到了潛艇的位置,並通知了水雷船。摩爾所在的潛艇隻好緊急下潛,以便躲開水雷船發射的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