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識風險:血性要熱頭腦要冷(4)(3 / 3)

沒想到,第二周,公司的抽水馬桶再次宣告出現故障,小李此時正在外麵準備拜訪客戶,求救的電話一個接一個向他打來。不得已,小李隻好放棄拜訪,折返公司修馬桶。

好了一個月之後,抽水馬桶又出現了問題。這一次,小李正忙著起草一份項目策劃書,實在沒時間修馬桶。於是,在幾位老同事的抱怨眼光中,小李幹到了下班,然後抽出陪女朋友的時間,加班搶修抽水馬桶……

後來,這家公司養成了一個習慣,每當抽水馬桶出現問題時,人們第一想到的不是維修工人的電話,而是小李。漸漸地,小李在同事和老板眼中,成為了“修馬桶”的那個人。

很顯然,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像修抽水馬桶這樣的事情,的確不可忽略,但它究竟是不是小李應盡的義務呢?公司雇傭小李,真的是請他來修馬桶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這樣的事情,由後勤部門負責;如果修不了,還可以向外界求助,而小李不僅沒有規避開這種“窮忙”的風險,反而主動承擔這份責任,結果陷入尷尬的境地——推卻,那就是不熱愛公司;接受,明明自己忙得不可開交……

雖然這樣的案例並不具有代表性,但實際上,工作中的某些事情有相同的特點。比如,每個月的常規性報告、跑腿送東西、複印、打字、純粹的技術支持(修電腦、發送郵件、傳真、整理文檔),等等,總會成為規律性的“窮忙”任務,導致你花費時間卻得不到回報。更大的可能性是,雖然你明明知道這樣的事實,也產生過厭煩情緒,但卻依然選擇不折不扣地完成這些所謂的工作——原因恰恰在於你根本沒有想過應對方法。

由於認定這些所謂雜事是工作中難以避免的,不少職場草根總是會采取逆來順受的態度。結果,最終形成了“窮忙”的習慣。實際上,如果有良好的應對方法,窮小子們真的不需要總是窮忙不已。

哪些方法是良好的應對之策呢?

首先,學會拒絕的方法。

職場中,善於說“不”其實是一項關乎生存的本領。如果你發現自己正在被各種各樣的“窮忙”壓得喘不過氣來,因此而勞累不堪,還難以得到自我提升和發展的時間,甚至還因此減少了本應提升的工作報酬,那麼,你一定要學會及時拒絕。

學會拒絕,首先需要你積極戰勝自我。雖然在拒絕他人後,你或多或少會感到對他人造成傷害冒犯,並因此而產生內疚,但實際上,這樣做的本身傳達出以下明確的信息:你並不是閑得無事可做,你珍惜自己工作的時間,同時你擁有選擇的權力。而且,你也並非不尊重這些希望你從事雜務的人,之所以拒絕,隻是因為你對本職工作負責。

想做到這點,你可以采用下麵的方法:比如,首先表示同意,但緊接著強調困難,比如“沒問題,我完全能做,不過,我現在手頭正好有某某、某某(這些人最好是領導)交給我的事情,能不能過一段時間我再來做”或者“當然可以,不過,我覺得你還可以先聯係下XX、XX(你的同級別同事),然後我和他們研究一下是不是一起能做得更好”。這樣,職場草根並沒有真的說出拒絕的話,而是巧妙地給出了側麵的回複。

另外,職場草根還可以采用拖延的方法來表示自己的實際意圖。比如,你可以不點頭或者搖頭,而是請對方遲點來。比如:“現在的工作的確太滿了,要不您明天來找我?”如果這件事情真的非你不可(也就是你將體現自己的價值),那麼,對方很可能會將這件事情記在自己的備忘錄上。而更多的情況是,他們會立即去尋找另一位倒黴的草根員工幫助他們解決麻煩。

不管采用什麼樣的方法拒絕那些“窮忙”事項,你都應該注意表達方式——禮貌而堅決地拒絕。不少職場草根曾經試圖拒絕他人,但發現總是失敗,實際上這源自他們表達上的動搖。因此,在你拒絕時,你必須表現得相當肯定,同時不失禮貌,比如:“不,我真的是無能為力。”

當然,僅僅學會有禮有節地拒絕還不夠,在不得不麵對屬於自己的窮忙工作時,你應該發揮自己的能力,盡量利用其中的步驟和方法,從中找到真正能發揮自身價值的機會。另外,由於窮小子們一般職場經驗都有所欠缺,因此,完全靠自己的判斷,其實並不適用。正確的方法應該是請教相處較好的前輩,或者幹脆詢問家人、朋友和同學這些與你所在企業並無直接利益關係的人,從中吸取經驗,防止因為對窮忙的片麵認識而給他人留下不良印象。

總之,“窮忙”風險始終存在於職場中,尤其可能出現於職場草根的起步途中,有效地控製和規避這樣的風險,將精力和時間用在最重要的地方,對於窮小子來說是相當重要而且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