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年,由於公司需要對經營方向加以調整,不得不考慮取消相關的部門,並進行新的人事招聘。這樣,問題擺在了人事部麵前,十幾名在公司服務的老員工必須麵對走人的結局,而這種事情,在公司內部向來都是相當棘手的。
當經理麵色凝重地同小K商量怎樣解決這個問題時,沒想到,小K卻主動請纓,由自己來完成這項相當棘手的工作。由於他態度肯定,信心十足,經理便同意了他的請求。
小K開始連續請人談話,告訴老同事們這個壞消息。不少同事表現出了吃驚和憤怒,認為公司這樣做實在太沒有情麵。但小K以堅決的態度列舉他們必須要走的事實原因,並根本不同意將他們的反饋上報到經理那兒。
最終,十幾名員工在小K的強勢運作下終於一個個同意了離職的條件,由於小K表現得相當積極,不少人開始傳言,在這次集體辭退的決策過程中,小K必定起了不小的作用。雖然沒人能說清楚小K究竟做了怎樣的實際參與工作,但剩下來的同事們看小K的眼神似乎同以前不一樣了。相反,小K的經理卻對他相當“欣賞”,並打算以後凡是懲戒和辭退員工的事情,都交給小K去完成。
在被委以重任的欣喜感中,小K盲目地感覺自己的職場之路似乎越走越寬。殊不知,在他的背後,有著整個公司同事不滿的眼神。
可想而知,雖然小K在整個工作中沒有違背自己的職業道德,但是,他的名譽還是在無形中受到了損害。其實,在職場或創業過程中,有不少相似的工作,都可能影響到窮小子未來大可利用的個人名譽和聲望。而這些工作本身提供給你的利益,又不足以對名譽上的損失提供充分的補償。
一些利益取向模糊的工作行為,往往有可能導致領導或者客戶對職場新人另眼相看。比如,為客戶付出額外的工作,為其他部門提供額外的支持,為老板或上級提供本和自己無關的私人幫助,等等。這些行為或許出發點是好的,對方的感受也是好的,但由於你沒有注意保密,甚至唯恐天下人不知地進行過分張揚,結果,很可能遭致周圍的物議,諸如“這小子大概從客戶那裏拿到好處”、“種別人的田,荒自己的地”、“就知道巴結老板”,等等。而這樣的議論,由於有了“事實”的佐證,往往發酵得更加充分和快速,並對你的名譽產生破壞性作用。
又如,帶給他人負麵情緒的工作行為,往往也會造成同上述情況類似的結果。正如西方諺語所言,“報告壞消息者最令人討厭”,如果職場新人不諳其中規律,總是糊裏糊塗地在壞消息來臨時,被其他人推到第一線,去充當那個不幸的報告者,很可能最終讓被告知者感到由衷的反感,並影響你的名譽。比如,告訴上級工作將由於客觀困難而延緩,告訴同事原本約定好的部門支援無法提供,或者告訴他人關係到其薪資、工作職位或者工作量的負麵消息,等等,這些決定原本是整個團隊做出,或者幹脆就是窮小子們的上級做出,可卻總是由窮小子去執行,經常讓對方懷疑你在其中的參與立場和實際影響,導致個人名譽的受損。
無論具體情況如何,名譽的受損總會給職場新人帶來如下的影響:
首先,在上級、同事或者客戶那裏評價降低。當他人記住的總是你帶來的負麵消息,或者記住的總是有關你的負麵評價時,你即使能力再強大、工作業績再突出,也往往難以得到進一步上升和開拓的空間——即使是欣賞你的領導,也不願意看見名聲不好的人在統領他的下屬。
其次,由於他人對你的評價降低,加上個人在名譽下降後對環境看法的感知,窮小子對自己的評價度也會相應降低。可能導致你原本的自信不複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對自己的懷疑、對行動的遲疑觀望,以及對他人的反感,甚至讓職場新人就此破罐破摔,同整個團隊產生對立感。
窮小子奮鬥和努力的目的,是在職場中殺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最後能夠擁有自己的事業。因此,當然不能坐視名譽風險帶給自己的長遠負麵影響。積極運用下麵的應對方法,他們將可以遠離名譽受損的風險,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完成上級交代給自己的任務。
第一,在做可能造成名譽風險的工作時,懂得做好自我保護的預防措施。
用“險惡”一詞來描寫職場,大概過於極端,但職場並不是什麼純淨的人間樂園,這也是人人都承認的不爭事實。因此,沒有背景、沒有資產的草根,如果想要在職場中獲取成功,第一步就是能在道義和輿論的層麵上存活下去,而不是被淹死在同事的口水中。當你不得不麵對一些可能造成名譽風險的工作,如采購招標、同客戶之間利益往來、同上級之間的私人往來時,除了把握好自己的立場,還應該懂得做好自我保護的預防措施。比如,凡是牽涉財務的,應該牢記基本的財務原則;凡是牽涉深層次交易的,應該盡量記得和同事或上級共同以團隊名義出現;另外,相關的票據、賬目和文件,必須要有相關的部門領導或同事的“背書”備案,以避免出現讓自己陷入嫌疑的尷尬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