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盲目性跳槽。這類跳槽者往往並沒有多少實際理由,因此,他們的跳槽決定非常草率,比如看見周圍有朋友跳槽,自己就盲目地跟風,也可能隻是一時心血來潮,發現一個機會就做出輕率決定。還有的人片麵相信“樹挪死,人挪活”,認為隻有不斷選擇跳槽,才能碰到更好的機會,甚至他們僅僅是為了從更換工作的體驗中得到一種刺激感。
不管你是出於什麼原因,當你又起了跳槽的念想時,就代表著你的跳槽行動要開始了。但是,為了能夠跳得更“高”,在跳槽前你應該注意幾個問題:
1.為什麼不滿意現在的工作,哪些方麵讓你不滿意?
2.跳槽是你經過慎重考慮後的最終結果嗎?還是你一時的衝動?嚐試過自我調整嗎?
3.跳槽之後能夠得到些什麼,將會失去些什麼,兩者相比較你覺得這樣做是否值得?
4.跳槽後,為了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建立新的人際關係,你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對自己有信心嗎?
5.背景、能力、條件能適應新的工作嗎?
6.有沒有自己的職業目標?新的工作能否為你提供清晰的職業發展方向,能否為你提供嶄新的發展空間?
跳槽,對於職場新人來說,不僅需要付出時間的代價,還要承擔機會的成本。跳槽的收益還會被失去的收入抵消,同時,跳槽還需要付出失去原有人脈的代價,原本擁有的職場默契沒有了。此外,還需要進入新的人群,循環性地經曆新的磨合期。
跳槽之後是否適應新的工作環境是一個未知數,可能是拋棄了比較好的一個工作機會而接受了一種完全陌生的工作模式,這時候跳槽或許也解決不了工作中碰到的困難和瓶頸。
同時,頻繁跳槽對於職場新人而言,會使他們總是在一個較低的平台中流動,很難再獲得上升的空間,從而也削弱了他們的職業核心競爭力。
最終,頻繁跳槽對於職場新人來講,都是一種負麵影響,因為他們正處於事業的起步階段,頻繁跳槽隻會使自己在各方麵都沒有得到積累,同時給企業、單位留下不踏實、不穩重的印象,甚至一些企業還會對他們的“職業忠誠度”提出質疑。
有的職場新人跳槽隻是為了得到更高的薪水,可是新的工作卻未必能夠勝任,幹了沒多久就被公司辭退了,原來的工作也沒有了。所以,跳槽是一種充滿風險性的活動,跳槽前一定要明確新工作適不適合自己幹,否則弄不好隻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想要擺脫頻繁跳槽的“惡性循環”,需要學會定位:
1.做好自身職業規劃,包括了解自身的個性和愛好、職業發展的方向、自己的工作能力、能夠接受的工作等。如果自己無法做出有效的自我判斷,那就請教專門人士,或者請教有相關跳槽經驗的人。
2.跳槽之前,請想清楚跳的目的。如果跳槽僅僅是為了提高收入,那不妨在跳槽之前,問問自己,你是否做得了高薪的工作。如果有足夠理由認為自己具備相應的資本,那麼跳槽也並非壞事,但如果與之相反,還是暫時穩居現有職位較好。
3.在跳槽之前,請確定自己目前的工作狀況,是不是已經到了迫不及待需要跳槽的程度。比如,你可以自問,在原單位是否已經做出一定的工作成績,等等,因為隻有這些才是你跳槽的真正基礎。
4.跳槽想要跳得好,就一定要選擇好時機,這樣才能順勢而為,不斷提升自我。
5.跳槽時盡量低調,否則很容易對自己的職場生涯造成不利影響。
窮小子要想在職場中生存得更好,有更大的作為,還須得先優化自身,即讓自己有優秀的工作能力、卓越的工作成績,並對企業要有基本的忠誠,同時拓寬、加強自身的專業知識。隻有自身的“硬件”好了,才能不斷往上走,去突破目前薪資的限製,並最終實現創業的夢想。否則。在快速實現薪酬增長的同時,也將快速遭遇薪酬負增長的瓶頸。
2.投資風險:正確麵對利益誘惑
投資,實際上是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當然,在資本投資之外,你也可以利用實物投資和證券投資使原先的資產增值。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投資”一詞頻頻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它涉及財產的累積和在未來得到收益的多少,因此顯得重要。從技術的角度說,這個詞意味著你要將財產放入“其他地方”。以專業的眼光來看,相對於投機而言,投資的時間段更長一些,也更可靠,是為了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獲得某種比較持續穩定的資金流收益,是未來收益的積累。
投資對於“草根”來說,似乎並不現實,你甚至會覺得這是成功人士才會操作的事情,但你有沒有想過,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必須經曆這樣的現實,如果你不去嚐試,可能永遠都是“草根”。當你攥著銀行存折的時候,是否想過利用一些有效的方式讓其增值?你身邊的投資渠道可能很多,例如朋友、銀行、證券公司等,他們會不斷向你發出邀請,此時,你一定會想到這樣一句話:投資是有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