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士智篇(8)(2 / 3)

劉琦見諸葛亮要走,急忙留住,說先生既然來了,也得讓我好好款待款待,怎麼這就要走?於是劉琦設宴請諸葛亮。諸葛亮也不推辭,留了下來。劉琦在家中密室設宴,請諸葛亮飲酒。酒過三巡,劉琦令仆人們全都退下,然後說道,我現在確實被後母逼得沒有辦法,希望先生能加以點撥,救我性命。諸葛亮聽了,連說不敢不敢,起身又要走。劉琦伸手拉住諸葛亮說,先生不肯說也就罷了,何必說走就走?諸葛亮於是又坐了下來,兩人繼續飲酒。

過了一會,二人酒足飯飽,宴席撤下。劉琦說,我家中有一件寶物,是一本罕見的古書,先生博學多才,如果見了此書,必定有所啟發。諸葛亮一聽,忙問書在何處。劉琦說,請先生和我一同上書樓看書。於是二人來到劉琦家中的小樓之上,諸葛亮就問書在哪裏。誰知劉琦跪倒在地,哭泣說道,先生如果不肯想條計策救我,我是必死無疑了!說罷連連磕頭。諸葛亮見了,臉色大變,也不管劉琦跪在那裏,起身就要走,誰知來到樓梯口,一看下樓用的梯子已經不見了。原來劉琦早已提前安排,二人一上樓,劉琦家的仆人就把梯子撤走了。

諸葛亮無奈,隻好轉身回來。劉琦對諸葛亮說,我早就想跟先生您請教保命之策,您怕有所泄露,始終不肯教我。現在咱們在這小樓上,上夠不著天,下碰不到地,沒有第三個人在場,話從您嘴裏說出來,進到我的耳朵裏,絕對不會有其他人知道,您現在可以教我一個辦法了吧?

諸葛亮作為難之狀,說道,俗話說疏不間親,我怎麼能給公子您出主意呢,多管閑事是肯定要惹禍的。劉琦聽了,哭道,既然先生不肯相救,那我早晚也是一死,不如自盡,也算幹淨。說罷拔出佩劍就要自刎。諸葛亮心中暗笑,手上卻慌忙抱住劉琦,說道,公子可千萬不要這樣,我已經有辦法了。劉琦聽了大喜,忙問有什麼計策。諸葛亮說,公子難道沒有聽說過申生、重耳的典故嗎?當年晉國內亂,公子申生留在國內不肯走,結果被害,公子重耳逃往國外,雖然曆盡波折,但性命得以保全,後來回國掌權,報了當年的仇。我聽說不久前東吳攻打江夏,把守將黃祖給殺了。現在江夏沒有人駐守,公子您何不向您父親請示,要求自己去守江夏?這樣您帶兵在外,就算不能除掉蔡氏,至少也可以保性命無憂。劉琦聽了之後大喜,再三感謝諸葛亮,命人取來梯子,送諸葛亮下樓回去。諸葛亮回去之後,把事情告訴劉備,劉備也十分高興。

第二天,劉琦果然拜見父親劉表,要求去守江夏。劉表心中猶豫,於是請劉備前來商議。劉備聽說是這個事,連忙說道,江夏是戰略重地,鎮守江夏的重任不是外人能夠承擔的,讓公子前去正合適。劉表聽劉備說得有道理,於是就同意了劉琦的請求,撥給劉琦三千精兵讓劉琦帶去,江夏本地的守軍也一並交給劉琦統率,劉琦領命而去。

劉琦既然離開,蔡氏一家想要害他,急切間也下不了手。何況劉琦手中有兵,蔡氏一家也頗為忌憚。後來,劉表病重而死,蔡氏篡權,立劉琮為主。劉琦雖然沒有繼承荊州,但帶兵在外,也躲過了一死。

點評:諸葛亮其實心中早有打算,隻是不肯參與別人家事,所以不說。劉琦為了求計,想盡辦法,最後上屋抽梯這一招,實在已經是迫不得已。現實之中我們要促成什麼事,有時候也需要學一學公子劉琦,斷絕其他一切可能,別無選擇,事態自然要朝著唯一的方向發展。

七十八、龐統醉治耒陽

龐統字士元,道號鳳雛先生,是東漢末年南方的名士,與臥龍先生諸葛亮齊名。曹操與孫劉聯軍赤壁交戰之時,龐統假意幫助曹操,獻連環計使曹操把自己的戰船全部鎖在一起,幫助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赤壁之戰孫劉聯軍之所以能夠獲勝,龐統功不可沒。

赤壁戰後,曹操率敗軍回北方,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占據荊州,三足鼎立的局麵初步形成。不久之後周瑜病死,諸葛亮前去東吳吊孝,遇到龐統,就邀請龐統來荊州和他一起輔佐劉備,並為龐統寫了一封推薦信。當時龐統已經有出山做一番事業的心思,隻是在輔佐東吳孫權還是荊州劉備的問題上猶豫不決。不久,魯肅也向孫權推薦了龐統,孫權聽說是鳳雛先生,連忙請來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