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陽聽了這話,不由得一呆,自己倒是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陳軫知道自己的話已經引起了昭陽的注意,於是趁熱打鐵,繼續說道,將軍如果還有疑惑,我給將軍打個比方您就明白了。據說以前楚國有一個貴族,家中舉辦祭祀祖先的活動,十分隆重,家裏的門客忙碌了好久,操辦這件事。等祭祀活動辦完了之後,這個貴族賞了一壺酒給這些門客,作為辛苦這麼久的慰勞。一壺酒雖然不值幾個錢,但這是祭祀時供給祖先的酒,祭祀結束後散給眾人,誰能喝到,意義非凡。門客們聚在一起商議,都說這壺酒大家如果一起喝的話實在太少了,每人恐怕連半口都分不到;可是如果隻由一個人來喝,倒是綽綽有餘,可以好好享受一番。於是門客們一致同意,大家舉行畫畫比賽,每人都畫一條蛇,誰畫得最快誰就喝這壺酒。接著門客們就開始比賽,大家都畫了起來。門客中有一個擅長畫畫的人,運筆神速,不一會兒就已經畫好了。這個人十分得意,一隻手把酒壺拿過來,剛要喝酒,看到別人還都隻畫了一半,於是另一隻手又拿起筆,嘲笑其他人說,你們畫得太慢了,等我給蛇添上幾隻足,你們隻怕還畫不完呢!說著就開始給蛇畫足。然而這個人的蛇足還沒有畫完,另外一個畫畫也很快的人就畫完了。這個人跑到第一個人身邊一看,冷笑一聲,一把奪過酒壺,對第一個人說,蛇本來是沒有足的,你非要畫上足,那這就不是蛇了。真正的蛇我已經畫好了,這壺酒該是我喝,說著對著壺嘴就喝起酒來。第一個人目瞪口呆,可是這是他自找的,怨不得別人。
昭陽聽了這個故事,若有所思,沒有說話。陳軫繼續說道,將軍您現在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了吧?您率楚軍擊敗了魏軍,奪取了魏國的八座城池,現在大軍逼近齊國邊境,齊國人無不震驚害怕。可以說將軍您建功立業,已經到了巔峰,回國後接受上柱國的官職,正好合適。如果您不肯收手,非要繼續攻打齊國,一來將軍雖然能征善戰,齊軍也有良將,勝敗尚未可知;二來即使將軍獲勝,回國之後也不會得到比上柱國更高的令尹官位,這不是白費力氣嗎?而且您取得了足以得到令尹官位的功勞,隻會讓現任的令尹感覺受到威脅,他肯定會在楚王麵前進讒言,說您的壞話。到時候您的功勞不僅得不到封賞,隻怕還會給您惹來殺身之禍。所以說您繼續進攻齊國,實在是畫蛇添足,就像我故事裏所講的那個門客一樣啊!
昭陽聽了陳軫的一席話,如夢方醒,起身再拜,向陳軫道謝,並說道,先生您的一番話,驚醒我這個夢中人,真是金玉良言啊!我不會忘記先生對我的恩德,以後有機會,我一定會報答您。說罷,昭陽就下令三軍拔營,啟程回國了。就這樣,陳軫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了強大的楚軍,不再進犯齊國邊境。
點評:陳軫的謀略口才,都是十分出色,他用片言就可以令不可一世的楚軍退兵,靠的是兩點:一是深刻把握楚國大將昭陽的個人利益之所在,給昭陽講清了他自身的利害關係,講明白了過猶不及,應該適可而止的道理,從而讓他主動退兵;二是用形象生動、含義雋永的寓言故事,將道理說得淋漓盡致,使昭陽易於接受。在現實中,我們做事說話,要達到目的,也要學習陳軫的這種策略,認清利益之所在,然後用生動的語言把這個利害關係表達出來,讓別人接受。
七十五、陳勝魚帛狐鳴
秦王嬴政橫掃六合,一統天下,號為始皇帝。秦政殘暴,民不聊生,始皇駕崩,秦二世即位,統治更加暴虐,大規模的起義已經是呼之欲出。
陽城人陳勝,年輕時做雇農,替人耕種田地過活。勞作間隙,眾人都忙著喝水乘涼休息,隻有陳勝惆悵徘徊良久,對眾人說,以後如果有誰發跡,享受榮華富貴,可不要忘了今天的這些窮哥們啊。眾人都笑他癡心妄想,說你一個雇農,哪裏會有什麼富貴?陳勝長歎一聲,自言自語道,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誌向呢?
秦二世即位之後,征發天下窮苦人至漁陽戍邊,陳勝也在其中。這一支九百人的隊伍出發之後,長途跋涉,十分辛苦,走到大澤鄉的時候,恰逢天降大雨,道路泥濘,無法通行,估算時間,肯定不能按時到達了。按照秦朝的法律,戍邊隊伍不能按期到達,一律斬首,而押送戍卒的兩個軍官不管眾人死活,隻顧每日飲酒。於是陳勝就和此次同行結識的好友吳廣暗中商量,兩人都認為,眼下逃亡是死,起義造反,最多也是個死,既然都一樣,不如放手一搏。陳勝說,天下人受秦朝暴政之苦已經很久了,雖然目前還沒有造反的,但暗流湧動,人心早已開始思變。我聽說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兒子,本來不應該繼承皇位,應該繼承皇位的是公子扶蘇。扶蘇為人仁厚愛民,多次勸諫始皇帝不要太過殘暴,因此不得始皇帝的歡心,把他派到邊境帶兵,遠遠地支開了。始皇帝臨死本來是要扶蘇即位的,聽說是秦二世勾結趙高、李斯等人,矯詔殺了公子扶蘇,他才得以即位。天下百姓都知道公子扶蘇賢德,卻並不知道他已經死了。另外,楚國大將項燕曆來頗得民心,過去立過不少大功,楚國人都很愛戴他。楚國被滅的時候,項燕不知所終,有人說他死了,也有人說他逃跑躲藏起來了。我們如今不妨詐稱是公子扶蘇、項燕的隊伍,以此為號召發動起義,肯定會有很多響應的人。吳廣聽了,非常讚成。二人計議已定,就去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