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他們占卜的是戍卒中的一名老者,他這幾日暗中觀察,早已猜了個八九分,於是對陳勝、吳廣說,你們要做的事肯定能成,能建立功勳。不過你們還應該再向鬼神卜問一下。陳勝、吳廣聽了之後很高興,商量說,向鬼神卜問,其實不過是讓我們想個辦法收服人心罷了。於是二人商量一番,吳廣去找來一塊絲綢,用朱砂在上麵寫了三個鮮紅的大字“陳勝王”。正好有人用網抓魚來吃,吳廣趁人不注意,把絲綢放進了魚肚子裏麵。戍卒們買魚來吃,剖開魚肚子清洗,卻發現了這塊帛書。眾戍卒都不識字,請識字的人來一看,卻是“陳勝王”三個字,大家都感到奇怪。當天晚上,吳廣悄悄潛入營地不遠處的破廟之中,點起一堆篝火,用竹籠罩住,火光跳躍閃爍,影影綽綽的,就好像鬼火一樣。吳廣又學著狐狸的聲音叫了幾聲,再拿腔捏嗓,低聲叫道,大楚興,陳勝王!大楚興,陳勝王!戍卒們都驚醒了,望見遠處閃爍的鬼火,聽見這令人毛骨悚然的叫聲,都嚇得心驚膽戰。第二天白天,戍卒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談論此事,陳勝從旁經過,大家就都閉嘴不說,等陳勝走過,大家又都在他背後指指點點。陳勝、吳廣知道計謀已經成功,不由得暗暗好笑。
陳勝、吳廣見人心已動,知道事不宜遲,就計劃動手。吳廣是戍卒中的小頭目,曆來愛護眾人,深得眾人愛戴,於是由他先尋個動手的由頭。吳廣趁押送戍卒的兩個軍官喝醉,故意到他倆眼前,大聲談論要逃跑的事,想要讓他們責打自己,好激起眾怒。兩個軍官聽了吳廣的言論之後,果然暴跳如雷,一個拿起竹板就抽打吳廣,另一個幹脆把劍都拔了出來。戍卒們見平時最得人心的吳廣受到這樣殘酷的對待,都義憤填膺。吳廣見時機已到,猛然跳起,一把奪過軍官手中的劍,陳勝也衝上前來幫忙,奪下另一名軍官的劍,二人用劍把兩名軍官當場砍死。隨後,二人將九百名戍卒召集起來,陳勝就向大家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陳勝說,兄弟們,我們從家鄉千辛萬苦走到大澤鄉,卻遇上了這場大雨,無法繼續前進。按照目前的律法,戍卒錯過到達的日期一律要殺頭,就算到時候不殺我們,戍邊而死的人十個當中也有六七個。男子漢大丈夫,不死就罷了,要死就要留下不朽的英名!那些王侯將相,難道他們有天生的貴種,我們天生就該貧窮下賤嗎?
這一番演說動人心魄,戍卒聽得群情激奮,都說願意聽從您的命令!大家砍下樹枝作為武器,在竹竿上綁上幾片破布作為旗幟,露出右臂為標誌,設立了祭壇,用兩個軍官的人頭祭奠上天,宣誓起義!說也奇怪,起義的祭祀儀式剛一結束,一直連綿不停的大雨竟然停了,雨過天晴,太陽出來,一道彩虹掛在天邊。眾人見了,都說是好兆頭,軍心大振。於是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率起義軍攻打大澤鄉,一鼓而克。
打下大澤鄉之後,陳勝、吳廣率軍又攻打蘄縣,也順利攻下。隨後起義軍揮師東進,連下數城,實力也不斷發展壯大。等打到陳縣,起義軍已經有戰車六七百乘,騎兵千餘,士卒數萬人。起義軍攻打陳縣,陳縣長官不在,隻有副官率守軍抵抗,結果敵不過起義軍,副官被殺死,陳縣被攻克。
占據陳縣之後,陳勝、吳廣召集當地有頭有臉有身份的人聚會,眾人都對陳勝說,將軍您披堅執銳,提倡首義,順應上天的旨意,討伐無道的暴秦,重新恢複了我們楚國的祖宗社稷,功勞之大無與倫比,應該做我們的王。於是陳勝自立為王,建國號為張楚。
大澤鄉起義的消息風傳天下,各地受秦朝暴政之苦的人聽了之後,紛紛殺死秦朝的地方官,起義響應陳勝,轟轟烈烈的秦末大起義就此拉開了序幕。
點評:魚腹藏帛、篝火狐鳴這一套,是中國人玩了幾千年的老把戲了,其肇始者就是陳勝吳廣,其中奧秘無非是利用人民的愚昧無知,迷惑人心,進而建立威信。其實這一招不算什麼,陳勝吳廣真正厲害的,是假冒公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聲。這才是真正的借力打力,爭取人心。這種拉大旗作虎皮的計謀,說穿了不值一提,但運用得當,還真是管用。
七十六、郭嘉遺計平遼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呂布、袁術、公孫瓚等人先後覆滅,劉備敵不過曹操,逃往南方劉表處,北方隻剩下兩大勢力——曹操和袁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