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中學生對未來職業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想,但不管怎樣,這理想首先應以社會的需要為前提。我們都知道,魯迅先生曾把當一名醫生作為其職業理想,並為此東渡日本求學。但在一次看幻燈片時,他為中國人在被砍頭時的“麻木的神情”以及圍觀者賞鑒的心態所深深震動,並由此認識到:醫學之於中國“並非一件要緊的事”,重要的是“改變他們的精神”。於是,他毅然棄醫從文,拿起“匕首”、“投槍”,為喚醒民眾,疾聲“呐喊”,成為中國現代文壇上的一員猛將。從魯迅的經曆中不難看出,一個人如果能把他對職業的理想深深地紮根在祖國和社會需要的沃土中,這理想就能充滿生機,熠熠生輝。
溫馨提示:
人在工作中猶如在荒漠裏跋涉,雖然饑渴疲憊,但隻要心裏有自己的職業理想在支撐,就可以繼續走下去;否則,如同被抽去脊骨,隻能趴在地上,無法走下去。
不要僅根據報酬多少來選擇職業
一個人生活得是否有意義,並不以掙錢多少為標準,人還要有精神生活,還要有更高的追求,不要僅把報酬放在擇業的第一位。
前些年,人們在選擇職業時,常常是務於虛名的多,大都講求工作體麵、職業名聲好。近幾年來,人們開始由務虛轉入務實,進而又轉向追求“實惠”。所謂“實惠”,就是指個人能得到的實際好處、實際利益,也可以是指實際拿得到手的東西。於是,那些報酬比較高,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比較多的職業,一時間便成了許多人追逐的目標。
中學生為了能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好一點,希望將來能夠獲得一個報酬高一些的工作,應該說是一種正常的現象。從情理上來講,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如前所述,不同的職業,在報酬高低上有差別,這是我們這個社會目前存在的現實情況。每一個麵臨職業選擇的人,都不能回避這個問題。
但是,無論什麼樣的職業、行業,都需要有人去幹,假如人們都以報酬的高低作為擇業的唯一依據,那勢必有許多職業無人問津。比如說出租汽車司機,無論是在工作環境、條件、報酬和實際利益上,都較公共汽車司機優越。但是,人們畢竟不能都去開出租車,不然,公共汽車由誰來開呢?這是很淺顯的道理。
英國戲劇學家蕭伯納說過:“如果我們不能建築幸福的生活,我們就沒有任何權利享受幸福,這正和沒有創造財富就無權享受財富一樣。”如果人們過於追求職業報酬,把金錢作為擇業的唯一條件,就會掉進金錢的陷阱。對金錢的追逐會使人喪失進取心,丟掉他曾在某一職業上原來具有的優勢,他生活的意義和價值也將在追求金錢中蕩然無存。常言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對金錢無止境地追求,往往導致人生的毀滅。
那麼,中學生將來麵臨職業選擇的時候,該怎樣看待“報酬”呢?
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在當初選擇實驗室助手的職業時,有人就告訴他這個工作很艱苦,危險大、報酬又少。他卻回答說:從事科學工作是為了追求真理,這個工作就是報酬。在他成名後,有些資本家想雇用他,並願意出比他在實驗室工作高十倍的報酬,但他拒絕了。他還推辭了英國皇家學會會長的職位,謝絕了政府給他的爵士封號,並把一切額外收入拿來救濟親友,捐助慈善事業。
在那“把人的尊嚴變成了交換價值”的世界裏,法拉第不為金錢所惑,以追求真理、造福人類為目的去選擇職業的高尚舉動,難道不應該是我們社會主義時代中學生的楷模嗎?
溫馨提示:
一個人生活得是否幸福,有沒有意義,絕不是僅僅看他在物質上得到了多少享受,而要看他的精神生活是否充實,是否對社會有所貢獻及貢獻的大小。
沒有事業心,就做不了狀元
當人們投入到職場中,開始一種嶄新生活的時候,工作、事業就成了人們一切活動的中心。如果想在工作、事業上有所造就,首先就必須樹立起強烈的事業心。
事業心,就是指人們想成就某一事業的雄心。它是事業成功的基石,是任何一個想成就事業的人所必不可少的。世界上一切為人類幸福事業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無不是在它的推動下一步步走向光輝頂點的。
事業心來自於人們對某種事業的熱愛。當人們對本職工作、對自己的事業充滿強烈的愛時,為了實現自己的願望就會不惜一切代價甚至寶貴的生命。俄羅斯科學家利赫曼,為了弄清天上的雷電是怎麼回事而觸電身亡;“炸藥大王”——瑞典科學家諾貝爾,為了研製炸藥幾次死裏逃生;居裏夫人因致力於放射性元素“鐳”的研究,終因受到過量輻射的侵害死於惡性貧血。如果沒有對事業執著的熱愛,不要說為事業獻身,就是想在工作中小有成績,也是很難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