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1 / 3)

中學生將來會麵臨職業的選擇,一個人究竟選擇什麼職業好,最重要的還是要根據本人的實際情況和愛好來選擇。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是否有價值,不應看他從事的是怎樣的職業,關鍵取決於他為社會做出了多大貢獻。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隻要他辛勤地努力,都能獲得豐碩的果實。正像人們常常說的那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業無尊卑,貴在貢獻

當中學生踏入社會、麵臨職業選擇時,往往把職業的社會地位置於第一位,總把眼睛盯在外交、新聞出版、醫療、科研、文藝等行業上,而對於飲食、服務、修理等行業則側目而視。這種把社會職業分成三、六、九等的觀念,並非始於今日,而是來源於封建社會的職業等級觀。同時,還有我們今天對待職業的一種普遍的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眾人理想所歸、趨之若鶩的那些職業,經常是最受社會重視、最受人們尊敬的工作。這些工作所創造的財富,對社會的貢獻往往是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的。而且常常是個性產品,如演員的表演、作家的作品、科學家的研究成果,等等。而另外一些服務性工作、集體生產項目、對社會的貢獻不十分明顯,因而使勞動者默默無聞。再加上傳統觀念中“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根深蒂固的影響,於是職業被人為地分成了高低貴賤的不同等級。

那麼,職業究竟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呢?在我們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各種職業雖然在具體分工、層次等方麵有所不同,但並不存在高低貴賤的區分。直到目前,職業仍是人們最主要的謀生手段。從事各種職業勞動,首先是為了滿足人們在物質、精神等方麵的需求,其最終目的是為了整個人類的幸福。因此,對於中學生來說,將來無論從事哪種職業工作都是高尚的。

社會是一個整體,由從事各種職業工作的人組成。不管是什麼職業,都是不可缺少的。出門乘車,沒有司機不行;上街吃飯,離不開廚師;去商店買東西,沒有售貨員同樣不行。

如果說職業有層次高低的話,這高與低也並不意味著高尚或低賤。層次比較高的職業與層次比較低的職業,在知識結構和付出勞動的方式上的確有比較大的差異,但就其重要性來說是完全相同的。如果沒有醫生,我們生病之後就隻能聽天由命;如果沒有清潔工,我們生活的世界將變成一個臭氣熏天的垃圾場。你能說醫生的職業重要,清潔工的職業就不重要嗎?這淺顯的道理,恐怕無人不懂吧!

盡管每個人所從事的職業可能不一樣,或者說職業的層次高低有區別,但是這並不能作為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的標準。看一個人是否生活得有價值,關鍵取決於他為社會做出了多少貢獻。隻要辛勤地勞動,無論從事什麼樣的職業,都能獲得豐碩的果實。正像人們常常說的那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溫馨提示:

中學生將來擇業時,除了考慮謀生的一麵之外,更多應當考慮的是這一職業能為社會做出多大的貢獻。

樹立自己的職業理想

所謂的職業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職業表現出的一種強烈的、不可遏止的追求和向往;是人們對未來職業生活的構想和規劃。一個人選擇怎樣的職業,以及為什麼要選擇某種職業,通常都以其職業的理想為出發點。因此,一個人的職業理想,對他將來的生活和事業,往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

職業理想有高低之分,有的職業理想遠大、高尚,有的職業理想淺近、渺小。那麼,青年人應當樹立怎樣的職業理想呢?無疑要樹立起遠大、高尚的職業理想,這一理想的最高目標就是為了“人類幸福”。正如馬克思曾經指出的: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因為它是為全人類所做的犧牲;那時我們想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萬人,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而麵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每個人對未來職業都有美好的理想,特別是那些尚未走入社會的中學生,他們的職業理想常常淩駕於現實之上、帶有濃重的幻想色彩。其實,這也無可厚非,誰沒有用重彩描繪過自己的將來呢?

人們對未來職業有遠大理想,常常是一個人勇於肩負重任、對未來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事業心的表現。加裏寧曾說:“懷抱著各種理想和幻想,這並不是什麼毛病,而是一種寶貴的品質。”

但是,我們也不要忘記,無論是誰,他的職業理想都不能脫離現實而存在,正如一個人不能靠畫餅來充饑一樣。因此,職業理想必須要以現實的可能性為基礎,否則,就是永無實現之期的空想。

一個人的職業理想與人生觀有著密切的關係。倘若一個人的人生觀是建立在貪圖安逸、尋求享受的基礎上,那他必然以錢多一點兒、工作舒適一點兒、體麵一點兒為其職業理想,而這種理想,就如愛因斯坦說的,是一種“豬欄的理想”。如果說職業理想是一條船,那麼,人生觀就是它的舵,隻有積極的人生觀,才能使職業理想的航船到達光輝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