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幾年畢業生工作看,用人單位對青年學生一專多能的要求已經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已把學生的綜合能力、知識麵作為考核的依據。他們對聘任的青年學生不僅考慮專業技能,還考慮其綜合運用多種知識的能力,考慮其管理能力、表達能力和社交能力如何,等等。社會十分歡迎那些專業知識過硬、知識麵廣、綜合能力強、作風正派的學生。
(2)具有合理知識結構的人才
知識結構是指一個人經過專門學習培訓後所擁有的知識體係的結構情況和結構方式。合理的知識結構是擔任現代社會職業崗位的必要條件,是人才成長的基礎。現代社會的職業崗位,所需要的是知識結構合理、能根據當今社會發展和職業的具體要求,將自己所學到的各種知識科學地結合起來,適應社會要求的人才。
近年來,用人單位在挑選人才時,對應聘者的科學文化水平和知識結構要求越來越高。一個人的科學文化的高低,知識結構是否合理,決定他在求職擇業時的成功率和相應的職位層次。
(3)具有滿足社會需要的實際應用能力的人才
一個人即使有了一定的知識積累,也並不等於有了各類職業崗位所需要的應用能力。知識不能與適應能力完全劃等號,所以,中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下,應爭取培養更多的適合社會需要的實際應用能力。在某種意義上說,能力比知識更重要。中學生隻有將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適應社會需要的各種能力統一起來,才能在將來的求職擇業中立於不敗之地。
在現代社會中,社會上各類職業崗位對從事本行業崗位的工作人員,除對其有一定的知識結構要求外,還要求具有從事本行業崗位的某些專業能力,同時還須具備一些不同的基本能力,主要是以下7個方麵的能力:
①語言和文字表達能力。語言和文字是生活和工作中最直接的工具,對生活和工作有著最為直接、廣泛的影響。用人單位樂於接受寫作基礎比較好,口頭表達能力較強的人。
②應變能力。即指畢業生隨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及思想行為方式,以及使其與職業需要和外部環境保持最大適應性的能力。中學生具有一定的應變能力,才能在將來的生活和工作中處於主動地位。
③動手操作能力。這種動手能力在大多數情況下,是職業工作所必須的。如教師要有板書能力,工程技術人員要有繪圖能力,科技人員要有實驗室工作能力,等等。
④組織管理能力。中學生將來就業後一般都要逐步擔任起業務和技術的指導及組織領導工作。這種能力常常會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⑤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當今社會對人才提出的普遍要求。
⑥社交與合作能力。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變化和發展,職業活動的社會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不與外界和他人交往、協作的工作已幾乎不存在了。因此,中學生應努力培養社會交往能力和與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⑦研究創新能力。一個中學生如因循守舊,不敢越雷池一步,那他將來的工作是沒有生命力的,今後也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溫馨提示:
從現在起,中學生就應該充分考慮社會發展的需要,有意識地塑造自己,發展自己,以便使自己將來成為人才市場的“搶手貨”。
根據興趣確定自己將來的職業
“我喜歡做什麼?”“我最擅長什麼?”一個人如果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事業的目標,他的主動性將會得到充分發揮。即使十分疲倦和辛勞,也總是興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難重重也絕不灰心喪氣。
善於根據興趣確定自己的將來職業,並以此推銷自己的優勢,是你將來擇業成功的起點。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過,他的人生目標就是使“我之所愛為我天職”。也就是說,他要把生活中最感興趣的作為其終身職業。這的確是個值得效仿的好榜樣。
中學生要確定自己的終生奮鬥目標,首先要問問自己的興趣所在。一個人如果能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事業的目標,那麼他的主動性將會得到充分發揮。愛迪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幾乎每天都在實驗室裏辛苦工作十幾個小時,在那裏吃飯、睡覺,但他絲毫不以為苦,“我一生中從未做過一天工作。”他宣稱:“我每天其樂無窮。”難怪他會成就大事。
很多人往往一時很難弄清楚自己的興趣所在,或擅長什麼,這就需要中學生在實踐中善於發現自己、認識自己,不斷地了解自己將來能幹什麼,不能幹什麼,如此才能取之所長、避之所短,進而取得成功。
作家斯貝克一開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會成為作家,曾幾次改行。開始,因為他身高一米九多,愛上了籃球運動,成為市男子籃球隊員。因為球技一般,年齡漸長,又改行當了專業畫家。他的畫技也無過人之處,當他給報刊繪畫時,偶而也寫點短文,終於發現自己的寫作才能,從此走上了文學創作的道路。
中學生可以通過對自己經曆的回顧來準確判斷自己的興趣所在,在此基礎上,將自己的興趣歸於某種興趣類型,並與相應的職業對比,這樣,可以幫助你選擇適合自己將來興趣的職業。
(1)喜歡獨立工作
這種人願與具體的實際工作打交道。其興趣表現形式是:喜歡同具體事物打交道,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相應的職業選擇包括製圖、地質勘探、建築設計、機械製造、計算機操作、會計出納,等等。
(2)喜歡與人交際
這種人願與人接觸,樂意在開放的空間中活動做事情。其興趣表現形式是喜歡同人交往,結交朋友,對銷售、公共關係、采訪、信息傳遞一類活動感興趣。相應的職業選擇適合推銷員、公關人員、記者、谘詢人員、教師、導遊、服務員,等等。
(3)願從事規律性的工作
這種人喜歡常規性、重複性、有規律的活動。其興趣表現形式往往是習慣在預先安排好的程序下工作。相應的職業選擇適合圖書管理員、文秘、統計、打字、公務員、郵遞員、檔案管理員,等等。
(4)樂於幫助他人
這種人一般會喜歡從事社會福利和幫助人的工作。其興趣表現形式為總想試圖改善他人狀況,幫助他人排憂解難。相應的職業選擇如社會福利工作、慈善事業、醫生、律師、保險員、護士、警察,等等。
(5)願做領導和組織工作
這種人往往愛發號施令。其興趣表現是喜歡掌管一些事情,希望受人尊敬並獲得聲望,在活動中時常起骨幹作用。相應的職業選擇適合做政治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行政管理、學校輔導員,等等。
(6)喜歡研究人的行為
這種人的興趣表現是對人的行為舉止和心理狀態感興趣,喜歡談論人的問題。相應的職業如社會學、心理學、人類學、組織行為學、教育學、政治學等方麵的研究和調查分析。
(7)喜歡鑽研科學技術
這種人對分析、推理、測試的活動感興趣,善於理論分析,喜歡獨立工作並解決問題,也喜歡通過試驗作出新發現。相應的職業選擇如氣象學、生物學、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等研究和實驗。
(8)願從事抽象性和創造性工作
這種人對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工作感興趣,喜歡獨立工作,樂於解決抽象問題,具有探索精神。相應的職業選擇如哲學研究、科學發明、經濟分析、文學創作、數理研究,等等。
(9)喜歡操作機器的技術工作
這種人對運用一定技術、操作各種機械去創造產品或完成任務感興趣,喜歡使用工具,尤其是大型的先進機械。相應的職業選擇如飛機、火車、輪船、汽車的駕駛,機械裝卸,建築施工,石油、煤炭的開采,等等。
(10)喜歡藝術性工作
這種人希望能很快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願從事製作有形產品的工作。相應的職業選擇如室內裝飾、時裝設計、攝影師、雕刻家、畫家、美容美發、烹飪、機械維修、手工製作、證券經紀人,等等。
(11)喜歡挑戰性的變化工作
這種人對表演、運動、驚險、刺激的事情感興趣,喜歡經常變動、無規律但具挑戰性的工作。相應的職業選擇如演員、運動員、作曲家、旅行家、探險家、特技人員、海員、職業軍人、警察,等等。
溫馨提示:
中學生應對自己的興趣進行一次徹底估價。有條件的話,不妨參加一次標準化興趣測試,以此準確把握你的興趣所在。
根據自己的氣質和性格來選擇職業
保持與眾不同的氣質和性格是每個人都享有的天賦權利,正因為此,世界才如此多姿多彩。但在現代社會中,有時程序化的學習與工作中卻不容許這種“與眾不同”存在下去,所以,要在自己生存的環境中善於把握自己的氣質和性格。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一些人,他們依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了某種職業,起初,樂滋滋的,為自己獲得了稱心的工作而躊躇滿誌。可是,沒過多久,痛苦、煩惱便一齊向他們襲來。有人選擇了教師的職業,可是性情暴烈、缺乏耐心,有的人選擇了記者的職業,但生性沉穩、不善言辭、反應遲緩。這時,“理想”的職業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究其原因,並不是這些人能力低下,而是因為他們的氣質和性格與所做的工作不相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