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決不向困難低下高昂的頭(2 / 3)

他是如何做的呢?這當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點也不空口自誇。他隻心裏暗暗計劃,決定利用這些沒有頭腦卻傲慢的人作為橋梁,去使自己達到富有、名譽的地位。

在他16歲當少尉的那年,他遭受了另外一個打擊,那就是他父親的去世。在那以後,他不得不從最少的薪金中,省出一部分來幫助母親。當他接受第一次軍事征召時,必須步行到遙遠的發隆斯去加入部隊。

等他到了部隊裏時,看見他的同伴正在用多餘的時間追求女人和賭博。而他那不受人喜歡的體格使他沒有資格得到以前的那個職位,同時,他的貧困也使他失掉了後來爭取到的職位。於是,他改變方針,用埋首讀書的方法,去努力和他們競爭。讀書是和呼吸一樣自由的,因為他可以不花錢在圖書館裏借書讀,這使他得到了很大的收獲。

他並不是讀沒有意義的書,也不是專以讀書來消遣自己的煩悶,而是為自己將來的理想做準備。他下定決心要讓全天下的人知道自己的才華。因此,在他選擇圖書時,也就是以這種決心為選擇的範圍。他住在一個既小又悶的房間內。在這裏,他臉無血色,孤寂、沉悶,但是他卻不停地幹下去。

通過幾年的用功,他從讀書方麵所摘抄下來的記錄,經後來印刷出來的就有400多頁。他想象自己是一個總司令,將科西嘉島的地圖畫出來,地圖上清楚地指出哪些地方應當布置防範,這是用數學的方法精確地計算出來的。因此,他數學的才能獲得了提高,這使他第一次有機會表示他能做什麼。

他的長官看見拿破侖的學問很好,便派他在操練場上執行一些工作,這是需要極複雜的計算能力的。他的工作做得極好,於是他獲得了新的機會,拿破侖開始走上有權勢的道路了。

這時,一切的情形都改變了。從前嘲笑他的人,現在都擁到他前麵來,想分享一點他得到的獎勵金;從前輕視他的,現在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從前揶揄他是一個矮小、無用、死用功的人,現在也都改為尊重他。他們都變成了他的忠心擁戴者。

難道這是天才所造成的奇異改變嗎?抑或是因為他不停的工作而得到的成功呢?拿破侖確實是聰明,他也確實是肯下工夫,不過還是有一種力量比知識或聰明來得更重要,那就是用堅韌的毅力直麵眼前的困難。如果你決心要戰勝困難,那你就要心甘情願地不斷幹下去,以達到你的目的。

可以說,堅韌是解決一切困難的鑰匙,試問,諸事百業有哪一種可以不經堅韌的努力而獲成功呢?

堅韌可以使窮苦的孩子努力奮鬥,最終找到生活的出路;使一些殘廢人,也能夠靠著自己的辛勞,養活他們年老體弱的父母。除此之外,如山洞的開鑿、橋梁的建築、鐵道的鋪設,沒有不是靠著堅韌而成功的。

有些中學生遭到了一次困難,便把它看成拿破侖的滑鐵盧之戰,從此失去了勇氣,一蹶不振。可是,在剛強堅毅者的眼裏,卻沒有所謂的滑鐵盧。那些一心要得勝、立誌要成功的人即使失敗,也不以一時失敗作為最後的結局,還會繼續奮鬥,在每次遭到失敗後再重新站起,比以前更有決心地向前努力,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有這樣一種人,他們不論做什麼都全力以赴,總是有著明確而必須達到的目標,在每次失敗時,他們便笑容可掬地站起來,然後下更大的決心向前邁進。這種人從不知道屈服,從不知道什麼是“最後的失敗”,在他們的詞彙裏麵,也找不到“不能”和“不可能”幾個字,任何困難、阻礙都不足以使他們跌倒,任何災禍、不幸都不足以使他們灰心。

堅韌勇敢,是偉大人物的特征。沒有堅韌勇敢品質的人,不敢抓住機會,不敢冒險,他們一遇困難,便會自動退縮,一獲小小成就,便感到滿足,這樣的人成就不了大的事業。

曆史上許多偉大的成功者,都是由堅韌造就的。發明家在埋頭研究的時候,是何等的艱苦,一旦成功,又是何等的愉快!世界上一切偉大事業,都在堅韌勇毅者的掌握之下,當別人開始放棄時,他們卻仍然堅定地去做。真正有著堅強毅力的人,做事時總是埋頭苦幹,直到成功。

所以,具有堅韌勇毅的精神是最寶貴的,隻有具有這種精神才能克服一切艱苦困難,達到成功的願望。

溫馨提示:

要考察一個人做事成功與否,要看他有無恒心,能否善始善終,遇到困難能否堅持不懈。

意誌的力量無窮之大

意誌的力量究竟有多大?對於一個有誌成才的中學生有多麼重要,讓我們看一看幾個真實的故事吧!

馬拉鬆是位於希臘首都雅典近郊的一片平原。公元前490年,1萬多雅典人在這裏與波斯帝國的10萬大軍展開決戰,結果大敗波斯侵略者。為了盡快把這個振奮人心的喜訊報告給雅典城內憂心忡忡的居民,軍隊指揮官就派了一位名叫菲迪皮茨的戰士去報喜。

菲迪皮茨從馬拉鬆一直跑到雅典城。當抵達雅典城時,他已精疲力竭,麵對盼望已久的人群,他高呼:“歡樂吧,我們勝利了!”隨後便倒地而死。為了紀念這位愛國戰士,後人特地安排了一個長跑比賽,定名為馬拉鬆賽跑,以菲迪皮茨跑過的路徑長度——40千米作為比賽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