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決不向困難低下高昂的頭(1 / 3)

真正意誌堅強的人在遇到任何困難時都不會屈服,不會倒下,即使在逆境中,他們也依然微笑而歌唱。因為他們懂得人生需要的是不言失敗,所有的困難都是可以被克服與戰勝的,隻要勇敢地向困難挑戰,隻有戰勝一個個困難,才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把困難當成人生的財富

一位哲人指出:“逆境是人生的寶藏。”年輕時經受一些挫折,反而會使自己變得意誌堅強和具備良好的品格,也就是說,年輕時的不順利可能有助於以後更大的成功。

生活中有很多障礙或苦難,同時所有的苦難都藏匿著成長和發展的種子。但能夠及時發現這種子,並好好培養出來的人,往往隻有少數。這些人到底是怎樣的人呢?

第一是決心要克服苦難的人。沒有這種決心的話,不管再怎麼說“苦難才是機會”,也隻會變成以另一種苦難結束的悲劇。

第二是能夠認為苦難才是機會的人。沒有這種想法,苦難會帶來更多的苦難。

1930年發生了一次大旱災,含腐蝕性的幹燥的風沙吹遍了美國愛荷華州整個平原。農場裏的玉米和麥子都死光了,該州的中央大學校園也受到很大的損害。這所大學的財政本來是依賴附近的農民,但因農民收入較少原本就不勝負荷,加上這次災害,農民的困難可想而知。

但是,當時的中央大學校長拉爾帕司博士卻說:“所有的危機中,都藏匿著解決問題的關鍵。”也就是說,他感覺到這次的災難,是一個告訴東部成功的實業家或富豪們有關自己學校的困境的最佳機會。

因此,拉爾帕司博士把東部成功的實業家和富豪召集到一起,講道:

“我們過去經常受到農民們的支持,除了他們之外,我們一直沒有向任何人要求幫忙。當農民們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平靜的愛荷華州的城市來接受教育時,他們也感到很高興。他們雖然本身沒有任何責任,可是他們卻一直幫助著我們。你們能不能幫助我們呢?”

這個要求很快獲得響應,東部的有錢人都慷慨地提供援助,後來他們的援助和關心,連續了好幾十年。

碰到危機時,一部分人會陷入恐怖狀態,另一部分人反而會利用這個機會,來為自己製造成功。這種差別才是決定是否可以改善人生的決定性的差別。

我們應記住,不管怎樣不利的條件,隻要我們能正確處理的話,都可能把它轉變為有利的條件。

在歡喜狀態時,人們大都不會自我反省,也沒有上進心。相反地,在有苦惱或挫折感時,倒經常會有反省和上進心湧出來,因此反而有抓到真正的幸福和歡樂的機會。

那麼,把痛苦變成機會,或者是變成恐慌狀況,這種差別是由當事人的決心和態度決定的。西方有一句話說:“跌跤之後,不要空手爬起來。”這種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我們必須對人生道路上的曲折和困難有個充分的認識和思想準備。由於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差異,認識水平的不同以及所處的客觀環境的不同,於是形成了獨特的人生之路。但是不管人們的生活道路有何不同,有一點卻是共同的,絕對筆直而又平坦的人生路是不存在的。因為,事物的發展是螺旋式或波浪式的發展過程。所以,人生道路的延伸也是直線和曲線的辯證統一。一個人今天行走在直路上,明天則可能走在彎道上。我們在遇到困難和身處逆境時,不要茫然不知所措、灰心喪氣,也不應因一時的挫折而輕言放棄,應該相信,風浪後將是平靜的海洋、坎坷後麵將是平坦大道。

對中學生來說,生活和學習中的挫折無疑成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的障礙和阻力。既然“人生不順常十之八九”,那麼擺在我們麵前的任務是克服困難,超越逆境,開創人生新天地。正如法國作家巴爾紮克所說:“世界上的事情永遠不是絕對的,結果完全因人而異,苦難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弱者是一個萬丈深淵。”

將逆境中的壓力、阻力及摧毀力變成人生道路上的推動力。隻有有準備的頭腦,才能挖掘逆境這寶藏。有準備的頭腦和正確的態度就像是探寶器。

溫馨提示:

中學生在其成長過程中遇到逆境和挫折時,千萬不要灰心喪氣,要找出原因,把困難和逆境變成人生的財富,變成成功的墊腳石。

用堅韌的意誌挑戰困難

在世界上,沒有別的東西可以替代堅韌,教育不能替代,父輩的遺產和有力者垂青也不能替代,而命運則更不能替代。

秉性堅韌,是成大事立大業者的特征。這些人能夠獲得巨大的事業成就,可以沒有其他卓越品質的輔助,但絕不能沒有堅韌這種性格。

人類曆史上全部成功者的故事都足以說明:堅韌是克服貧窮的最好藥方。

拿破侖出身於窮困的科西嘉沒落貴族家庭,父親送他進了一個貴族學校。他的同學都很富有,大肆諷刺他的窮苦。拿破侖非常憤怒,卻一籌莫展,屈服在威勢之下。就這樣他忍受了5年的痛苦。但是每一種嘲笑,每一種欺侮,每一種輕視的態度,都使他增加了決心,發誓要做給他們看看,他確實是高於他們的。